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 基础理论简介 | 第12-19页 |
1.2.1Biot理论 | 第12-15页 |
1.2.2 双电层模型和Pride理论 | 第15-19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柱状双层孔隙地层中声电耦合波的理论求解 | 第21-36页 |
2.1 理论模型 | 第21页 |
2.2 声电耦合波动方程的表示 | 第21-27页 |
2.3 地层中轴对称声电耦合波的形式解 | 第27-31页 |
2.3.1 孔隙介质中声电耦合波势函数的通解表达式 | 第27-28页 |
2.3.2 耦合场量的表达式 | 第28-31页 |
2.4 井中流体的声场和电磁场 | 第31-33页 |
2.4.1 井中流体的声场表达式 | 第31-32页 |
2.4.2 井中流体的电磁场表达式 | 第32-33页 |
2.5 边界条件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36-52页 |
3.1 井内流体和孔隙地层参数以及声源特征 | 第36-37页 |
3.2 井内声场和电磁场波形 | 第37-40页 |
3.3 界面电磁波探究 | 第40-45页 |
3.3.1 矿化度对界面电磁波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2 井半径和孔隙夹层厚度对界面响应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 孔隙度对声场和转换电磁场的影响 | 第45-47页 |
3.5 弯曲度对声场和转换电磁场的影响 | 第47-48页 |
3.6 矿化度对声场和转换电磁场的影响 | 第48-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