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第一章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之述略 | 第12-32页 |
第一节 范应元生平简介 | 第12-15页 |
第二节 范应元关于老子文本之考究与意义 | 第15-22页 |
第三节 范应元解老思想研究之理论视角 | 第22-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范应元“本心”思想的内涵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本心”的特点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本心”与神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本心”与燕 | 第36-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范应元“本心”思想的凸显—与苏辙解老思想之比较 | 第42-64页 |
第一节 比较视角之引入 | 第42-44页 |
第二节 苏辙解老中的“性” | 第44-49页 |
一、“性”与道 | 第45-47页 |
二、“性”与知 | 第47-49页 |
第三节 范应元与苏辙思想之比较 | 第49-62页 |
一、对“道”的不同理解 | 第49-53页 |
二、对“圣人”的不同看法 | 第53-57页 |
三、“本心”与“性”的差异 | 第57-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