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前言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1.1 miRNA的发现 | 第12页 |
1.2 miRNA的生物合成 | 第12-14页 |
1.3 miRNA的功能 | 第14页 |
1.4 miR-17家族 | 第14-15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5-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21页 |
2.1.1 细胞系和菌株 | 第15页 |
2.1.2 质粒 | 第15页 |
2.1.3 工具酶等 | 第15-16页 |
2.1.4 试剂盒 | 第16页 |
2.1.5 抗体 | 第16页 |
2.1.6 常用试剂和缓冲液 | 第16-20页 |
2.1.7 其他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20-21页 |
2.1.8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3页 |
2.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2 细菌的转化 | 第22页 |
2.2.3 菌种冻存 | 第22页 |
2.2.4 质粒的扩增 | 第22-23页 |
2.2.5 质粒的提取 | 第23-24页 |
2.2.6 质粒DNA/RNA浓度及纯度测定 | 第24页 |
2.2.7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第24-25页 |
2.2.8 细胞总RNA的抽提 | 第25页 |
2.2.9 cDNA的制备 | 第25页 |
2.2.10 RT-PCR | 第25-26页 |
2.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6页 |
2.2.12 质粒的构建 | 第26-27页 |
2.2.13 转染 | 第27页 |
2.2.14 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27页 |
2.2.15 免疫印迹 | 第27-29页 |
2.2.16 包装病毒、感染 | 第29-30页 |
2.2.17 克隆形成 | 第30-31页 |
2.2.18 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试验 | 第31页 |
2.2.19 裸鼠皮下注射 | 第31页 |
2.2.20 划痕实验 | 第31-32页 |
2.2.21 Transwell | 第32页 |
2.2.22 检测不同细胞周期细胞比例 | 第32-33页 |
3、实验结果 | 第33-41页 |
3.1 Decoy技术抑制miR17家族表达 | 第33-34页 |
3.2 Decoy技术可以抑制WI-38细胞增殖 | 第34-36页 |
3.3 Decoy技术对抑制Mcf7细胞迁移有显著影响 | 第36-37页 |
3.4 Decoy技术对miRNA17家族下游蛋白影响 | 第37-39页 |
3.5 通过decoy抑制miR-17家族表达后,不同细胞周期时像的比例变化 | 第39-40页 |
3.6 抑制miR17家族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 | 第40-41页 |
4、讨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