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地方财政论文

中心城市财政汲取效应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4页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二)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页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第二章 中心城市财政汲取效应的概述第14-18页
    一、中心城市与财政汲取效应的界定第14-15页
        (一) 中心城市的界定第14页
        (二) 财政汲取效应的含义第14-15页
    二、中心城市财政汲取效应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一) 增长极理论第15页
        (二) 循环累积因果论第15-16页
        (三) 倒“U”型经济发展理论第16页
    三、中心城市财政汲取效应产生的一般路径第16-17页
        (一) 从财政收入来源来看第16-17页
        (二) 从财政支出方向来看第17页
    四、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中心城市财政汲取效应产生的原因第18-31页
    一、横向税收转移第18-22页
        (一) 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第19页
        (二) 流转税类的税收转移第19-21页
        (三) 税收竞争第21-22页
    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第22-23页
        (一) 专项转移支付第22-23页
        (二) 税收返还第23页
        (三) 一般性转移支付第23页
    三、偏向城市的财政支出政策—以房地产市场为例第23-27页
    四、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第27-29页
    五、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对合肥市财政汲取效应的实证分析第31-48页
    一、合肥市经济发展状况第31-34页
        (一) 合肥市全市历年来的GDP情况第31-32页
        (二) 合肥市市区及所辖县GDP和人均GDP对比情况第32-33页
        (三) 合肥市人口流动情况第33-34页
    二、合肥市历年来的财政收入、支出和宏观税负情况第34-37页
    三、合肥市与周边市县税收收入情况的对比分析第37-45页
        (一) 税收与税源背离度的测算第37-38页
        (二) 企业所得税分析第38-40页
        (三) 增值税分析第40-42页
        (四) 营业税分析第42-45页
    四、转移支付分析第45-47页
    五、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平衡中心城市财政汲取效应的政策建议第48-52页
    一、户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第48-49页
    二、税收制度的调整第49-50页
        (一) 改革税收横向分配制度第49页
        (二)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第49-50页
    三、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均等化第50页
        (一) 纵向转移支付第50页
        (二) 横向转移支付第50页
    四、注重财政政策的公平性第50-51页
        (一)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第51页
        (二) 合理招商引资,促进周边城市发展第51页
    五、发挥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第51-52页
结束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海事局预算管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援助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