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网页防篡改技术简介 | 第11-12页 |
·论文背景与创新点 | 第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网页防篡改典型方法 | 第14-20页 |
·时间轮询技术 | 第14-15页 |
·网页爬虫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核心内嵌技术 | 第16-17页 |
·内核过滤驱动技术 | 第17页 |
·当前防篡改技术的性能分析 | 第17-19页 |
·本章小节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网页防篡改相关技术 | 第20-27页 |
·完整性校验技术 | 第20-22页 |
·加密技术 | 第22-25页 |
·ZIPF-LIKE定律与WEB对象的局部访问特性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基于代理的混合篡改检测-响应模型 | 第27-32页 |
·基于代理的混合检测检测-响应模型 | 第27-30页 |
·页面特征学习模块 | 第27-28页 |
·高频页面检测模块 | 第28页 |
·低频页面检测模块 | 第28页 |
·核心内嵌模块 | 第28-29页 |
·内核过滤驱动模块 | 第29页 |
·监视与控制模块 | 第29-30页 |
·模型检测原理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基于LINUX的网页防篡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56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2-35页 |
·系统功能 | 第32-33页 |
·系统部署 | 第33-34页 |
·系统模块结构 | 第34-35页 |
·主动防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38页 |
·功能与接口 | 第35-36页 |
·内核模块功能实现 | 第36-37页 |
·内核模块的安全设计 | 第37-38页 |
·被动防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4页 |
·核心内嵌流程 | 第38-40页 |
·安全规则 | 第40-41页 |
·通信模块 | 第41页 |
·完整性校验数据库 | 第41-44页 |
·恢复与同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8页 |
·实时同步 | 第44-48页 |
·文件恢复 | 第48页 |
·告警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49页 |
·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3页 |
·通信协议 | 第49-52页 |
·转发服务器 | 第52-53页 |
·其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5页 |
·自我防护模块 | 第53-54页 |
·数据库模块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系统功能和性能分析 | 第56-66页 |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57-64页 |
·页面安全性 | 第57-58页 |
·系统自身安全性 | 第58-59页 |
·客户端 | 第59-60页 |
·页面策略操作 | 第60-61页 |
·权限与认证 | 第61-62页 |
·日志管理 | 第62-63页 |
·告警 | 第63页 |
·其他参数设置 | 第63-64页 |
·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6-67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66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资料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