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板岩陶粒混凝土概述 | 第10-14页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2 陶粒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 第11页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 碱集料反应的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1.2.1 碱集料反应的分类 | 第15页 |
1.2.2 碱集料反应的危害 | 第15-17页 |
1.2.3 碱集料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板岩陶粒混凝土的养护 | 第18-20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 | 第22-28页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2 主要实验过程 | 第23-26页 |
2.2.1 板岩陶粒混凝土的制备 | 第23页 |
2.2.2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扩展度测定 | 第23-24页 |
2.2.3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快速砂浆棒法实验过程 | 第24-26页 |
2.2.4 板岩陶粒混凝土养护制度试验方法 | 第26页 |
2.3 混凝土结构表征及性能检测 | 第26-28页 |
2.3.1 板岩与板岩陶粒的XRD分析 | 第26页 |
2.3.2 碱集料反应微观表征 | 第26页 |
2.3.3 性能检测 | 第26-28页 |
第3章 板岩陶粒混凝土的制备 | 第28-44页 |
3.1 容重 1300~1800级板岩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工作性能试验 | 第28-35页 |
3.1.1 板岩陶粒基本性能 | 第28-29页 |
3.1.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第29-33页 |
3.1.3 板岩陶粒混凝土试验配比 | 第33页 |
3.1.4 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 | 第33-35页 |
3.2 板岩陶粒混凝土匀质性的改善 | 第35-40页 |
3.3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干表观密度的关系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板岩陶粒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研究 | 第44-62页 |
4.1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机理 | 第44-47页 |
4.2 碱集料反应的发生条件与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4.3 试验方案 | 第49-50页 |
4.4 板岩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检测 | 第50-51页 |
4.5 板岩陶粒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检测 | 第51-52页 |
4.6 板岩陶粒在抑制碱集料反应中的应用 | 第52-57页 |
4.6.1 混合掺入板岩陶粒抑制碱集料反应 | 第52-53页 |
4.6.2 混合掺入板岩陶粒、Li OH和粉煤灰的抑制方案 | 第53-55页 |
4.6.3 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机理 | 第55-57页 |
4.7 均匀设计的回归分析和数据处理 | 第57-60页 |
4.7.1 建立数学模型及筛选变量 | 第57-58页 |
4.7.2 利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和计算 | 第58-60页 |
4.7.3 数据结果分析 | 第6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板岩陶粒混凝土的养护制度 | 第62-67页 |
5.1 加强养护提高板岩陶粒混凝土质量 | 第62-64页 |
5.2 养护方式对板岩陶粒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5.2.1 试验方法 | 第64页 |
5.2.2 主要实验设计 | 第64页 |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