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环氧苯乙烷的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 第9页 |
1.2 环氧苯乙烷的合成方法 | 第9-10页 |
1.2.1 卤醇法 | 第9-10页 |
1.2.2 哈孔法 | 第10页 |
1.3 氧化剂 | 第10-13页 |
1.3.1 氧气/空气氧化法 | 第10-11页 |
1.3.2 H_2O_2氧化法 | 第11-12页 |
1.3.3 卤氧化物氧化法 | 第12页 |
1.3.4 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法 | 第12-13页 |
1.4 TBHP为氧源的氧化烯烃反应的催化剂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4.1 分子筛催化剂 | 第13-14页 |
1.4.2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4页 |
1.4.3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 第14-15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7-27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19页 |
2.3.1 气相色谱 | 第19页 |
2.3.2 气质联用仪 | 第19页 |
2.4 产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 第19-21页 |
2.4.1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19-20页 |
2.4.2 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20-21页 |
2.5 实验过程 | 第21-22页 |
2.5.1 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21页 |
2.5.2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实验及其准确性的验证 | 第21页 |
2.5.3 环氧苯乙烷的合成 | 第21-22页 |
2.6 数据的处理 | 第22-27页 |
2.6.1 各物质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第22页 |
2.6.2 标准工作曲线及质量相对校正因子 | 第22-24页 |
2.6.3 数据处理 | 第24-27页 |
第3章 NiO—氯化季铵盐催化苯乙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 | 第27-38页 |
3.1 氯化季铵盐 | 第27页 |
3.2 催化反应 | 第27-28页 |
3.3 金属氧化物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 氯化季铵盐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 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第30-37页 |
3.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5.2 NiO与A-14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3 NiO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4 苯乙烯与TBHP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5 TBHP的加入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6 KCl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7 TBHP加入完毕后的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V_2O_5—氯化季铵盐催化苯乙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 | 第38-47页 |
4.1 不同氯化季铵盐对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TBHP的注入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 V_2O_5和A-12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4.5 V_2O_5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4.6 苯乙烯与TBHP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4.7 KCl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4.8 TBHP注射完毕后的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