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1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中信惠益201 6年第一期信用卡分期资产支持证券案例介绍 | 第19-27页 |
2.1 中信银行信用卡资产证券化背景 | 第19-21页 |
2.1.1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流程 | 第19页 |
2.1.2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2 中信惠益2016年第一期信用卡分期资产支持证券案例介绍 | 第21-27页 |
2.2.1 产品简介 | 第21页 |
2.2.2 参与主体 | 第21-24页 |
2.2.3 交易流程 | 第24-25页 |
2.2.4 证券概况 | 第25-27页 |
第3章 中信惠益2016年第一期信用卡分期资产支持证券案例分析 | 第27-39页 |
3.1 中信银行开展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 | 第27-29页 |
3.1.1 降低融资成本 | 第27页 |
3.1.2 盘活优化全行存量资产 | 第27-28页 |
3.1.3 分散风险 | 第28页 |
3.1.4 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28-29页 |
3.2 现金流分析 | 第29-35页 |
3.2.1 基础资产分散度良好 | 第29-30页 |
3.2.2 借款人信用水平高 | 第30-31页 |
3.2.3 中信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能力强 | 第31-32页 |
3.2.4 回收款分配设置合理 | 第32-35页 |
3.3 内部增信措施分析 | 第35-36页 |
3.3.1 超额利差 | 第35页 |
3.3.2 优先级/次级结构 | 第35-36页 |
3.4 交易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3.4.1 触发机制下的现金流分配 | 第36-37页 |
3.4.2 抵消风险 | 第37页 |
3.4.3 混同风险 | 第37-39页 |
第4章 中信银行信用卡分期资产支持证券存在的不足 | 第39-47页 |
4.1 现金流存在分布后置风险 | 第39-41页 |
4.1.1 资产期数组成不合理 | 第39-40页 |
4.1.2 借款人地区集中 | 第40-41页 |
4.2 未构建动态资产池 | 第41-42页 |
4.3 缺少外部信用增级方式 | 第42-43页 |
4.4 单层独立信托存在局限性 | 第43-45页 |
4.5 宏观经济对资产池未来信用表现存在不利影响 | 第45-47页 |
第5章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资产支持证券的建议 | 第47-53页 |
5.1 设置流动性储备账户 | 第47页 |
5.2 构建动态资产池 | 第47-49页 |
5.3 适当引入外部信用增级 | 第49-50页 |
5.4 采用双层信托结构 | 第50-51页 |
5.5 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