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对物流行业的意义 | 第12-13页 |
·对电信运营商的意义 | 第13页 |
·作者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智能物流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 第16-32页 |
·感知层—FRID及其它传感器 | 第16-19页 |
·RFID技术 | 第17-18页 |
·其它传感器 | 第18-19页 |
·感知层——无线视频监控 | 第19-21页 |
·感知层——定位技术 | 第21-23页 |
·CELL-ID定位 | 第22页 |
·GPS定位 | 第22-23页 |
·A-GPS定位 | 第23页 |
·网络层——WCDMA移动通信网络 | 第23-27页 |
·WCDMA系统概述 | 第24-25页 |
·WCDMA上的流媒体业务与QoS | 第25-26页 |
·WCDMA的无线资源管理 | 第26页 |
·HSDPA的快速分组调度 | 第26-27页 |
·HSDPA的链路自适应技术 | 第27页 |
·应用层——集群通信PoC | 第27-31页 |
·集群专网 | 第28页 |
·不同的PoC标准 | 第28-29页 |
·PoC的系统架构和接入方式 | 第29页 |
·PoC的特点及业务功能 | 第29-30页 |
·PoC的关键性能指标 | 第30-31页 |
·应用层——GIS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 | 第32-48页 |
·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企业的信息化现状 | 第32页 |
·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 第32-33页 |
·智能物流系统的架构 | 第33-34页 |
·智能物流系统——感知层的设计 | 第34-40页 |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34-35页 |
·视频监控终端的设计 | 第35-37页 |
·定位技术的组合应用 | 第37-38页 |
·车载传感网络的供电和信息存储 | 第38页 |
·车载终端的选型 | 第38-40页 |
·智能物流系统——网络层的设计 | 第40-45页 |
·无线VPDN组网 | 第40-41页 |
·安全性保障 | 第41-42页 |
·双路由组网 | 第42页 |
·接入参数的配置 | 第42-45页 |
·智能物流系统——应用层的设计 | 第45-46页 |
·集群调度功能的替代设计 | 第45-46页 |
·客户专有信息图层的设计 | 第46页 |
·小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下,设计出客户满意的系统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智能物流系统的实现和优化 | 第48-54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48-51页 |
·车辆定位 | 第48页 |
·轨迹回放 | 第48-49页 |
·视频监控 | 第49-50页 |
·集群调度 | 第50-51页 |
·商用过程中的细节优化 | 第51-53页 |
·车辆在遭遇紧急情况时的监控手段 | 第51页 |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判断 | 第51-52页 |
·车辆安全行驶的保障措施 | 第52页 |
·一对多集群通信的响应机制 | 第52页 |
·车辆行驶的轨迹优化 | 第52-53页 |
·通信流量的测算 | 第53页 |
·小结:对于商用系统,客户最关心的是什么?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4-56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