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股东股份回购合理价格的司法评估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问题的产生及法律原则的适用 | 第19-23页 |
2.1 合理价格评估问题的产生 | 第19-21页 |
2.1.1 资本多数决下的异议股东回购评估权 | 第19-20页 |
2.1.2 司法程序下的合理价格问题 | 第20-21页 |
2.2 合理价格司法评估体系的法律原则 | 第21-23页 |
2.2.1 公平原则 | 第21-22页 |
2.2.2 效率原则 | 第22-23页 |
第3章 司法评估程序启动主体的选择 | 第23-28页 |
3.1 司法评估程序启动主体的不同选择 | 第23-24页 |
3.1.1 由公司启动司法评估程序 | 第23-24页 |
3.1.2 由股东启动司法评估程序 | 第24页 |
3.1.3 公司与股东均可启动司法评估程序 | 第24页 |
3.2 以公司为启动司法评估程序的主体 | 第24-28页 |
3.2.1 公司作为司法评估程序启动主体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3.2.2 协商失败时间的变动 | 第26-28页 |
第4章 合理价格评估基准日的确立 | 第28-32页 |
4.1 关于评估基准日的讨论 | 第28-30页 |
4.1.1 以股东要求退股之为评估基准日 | 第28-29页 |
4.1.2 以重大决议效力发生之时为评估基准日 | 第29-30页 |
4.2 确定与实情相符的评估基准日 | 第30-32页 |
4.2.1 公司尽责情况下评估基准日的选择 | 第30页 |
4.2.2 公司未尽其责情况下评估基准日的选择 | 第30-31页 |
4.2.3 公司尽责情况下的例外 | 第31-32页 |
第5章 我国合理价格评估方法的建立 | 第32-42页 |
5.1 两种典型的合理价格评估方法 | 第32-34页 |
5.1.1 美国的评估方法 | 第32-33页 |
5.1.2 日本的评估方法 | 第33-34页 |
5.2 构建与我国法治现状相符的合理价格评估方法 | 第34-42页 |
5.2.1 合理价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35-38页 |
5.2.2 三种评估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 第38-40页 |
5.2.3 股份回购纠纷案件中的专家证人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A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