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

童亭煤矿矿副井井筒变形及地面沉降监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第13页
    1.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3-15页
2 井筒破坏与监测研究第15-26页
    2.1 厚表土层井筒受力分析第15-19页
        2.1.1 荷载分析第15-18页
        2.1.2 井壁内外缘应力状态分析第18-19页
    2.2 井筒变形与监测第19-26页
        2.2.1 附加应力与径向变形第19-21页
        2.2.2 井筒的倾斜与弯曲变形第21-22页
        2.2.3 温度应力与变形第22-24页
        2.2.4 土体固结引起的应力与变形第24-26页
3 童亭煤矿工程实例第26-46页
    3.1 工程概况第26-27页
    3.2 井筒变形与地质条件之间的成因关系第27-28页
    3.3 童亭煤矿副井井筒变形方案第28-30页
        3.3.1 监测内容第28页
        3.3.2 监测方案制定第28-30页
        3.3.3 地面沉降观测方案制定第30页
    3.4 煤矿副井井筒变形监测系统施工及安装第30-33页
        3.4.1 施工及安装第30-31页
        3.4.2 监测元件介绍第31-32页
        3.4.3 监测方案实施流程第32-33页
    3.5 童亭煤矿副井井筒地面变形观测第33-41页
        3.5.1 工作内容第33-34页
        3.5.2 已有资料情况第34页
        3.5.3 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第34页
        3.5.4 设计方案第34-35页
        3.5.5 测点埋设第35-39页
        3.5.6 控制测量第39-41页
    3.6 作业方法第41-43页
        3.6.1 井壁应力监测第41页
        3.6.2 井塔上部倾斜变形监测第41页
        3.6.3 沉降监测第41-42页
        3.6.4 十字中线恢复第42-43页
    3.7 注意事项第43-46页
        3.7.1 监测周期第43-44页
        3.7.2 数据处理第44页
        3.7.3 质量保证措施第44-46页
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6-64页
    4.1 分析处理流程第46页
    4.2 原始数据第46-60页
    4.3 监测结果曲线第60-61页
    4.4 监测结果分析第61-62页
    4.5 副井井壁安全性评价第62-64页
5 童亭煤矿副井井筒地面变形观测规律第64-73页
    5.1 十字中线地面沉降规律第64-65页
    5.2 主井口及其附近地面沉降规律第65-69页
    5.3 皮带机沉降规律第69-70页
    5.4 煤仓沉降规律第70-7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6.1 结论第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厚冲积层冻结井筒外层井壁结构可靠度分析
下一篇:厚松散层条件下概率积分法求参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