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中英文缩略对照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29页 |
第一章 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 | 第12-16页 |
1.糖尿病现状 | 第12-13页 |
2.糖尿病肾病 | 第13-14页 |
3.氧化应激 | 第14-15页 |
4.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部分氧化应激相关指标 | 第16-23页 |
1.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 | 第16-18页 |
2.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 | 第18-20页 |
3.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内源性EPO) | 第20-22页 |
4.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辩证论治 | 第23-26页 |
1.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 | 第23页 |
2.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 | 第23-24页 |
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 第24-25页 |
4.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 | 第25页 |
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红景天的作用 | 第26-29页 |
1. 红景天的功效 | 第26页 |
2. 红景天药理研究 | 第26-27页 |
3. 大株红景天 | 第27-2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6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9-31页 |
2.治疗方法 | 第31-32页 |
3.观察指标 | 第32-35页 |
4.统计处理 | 第35-36页 |
研究结果 | 第36-41页 |
1.两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肾病疗效评价 | 第36页 |
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疗效评价比较 | 第36页 |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气虚血瘀症状积分对比 | 第36-37页 |
4.治疗组各症状改善情况评价 | 第37页 |
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HbA1c比较 | 第37-38页 |
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CRP对比 | 第38页 |
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SUA、CysC、GFR对比 | 第38-39页 |
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LBU、α1-MU、TRFU、IgG对比 | 第39页 |
9.两组患者对比尿蛋白定量 | 第39页 |
1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IF-1a、Trx、内源性EPO对比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6页 |
1. 红景天对指标变化的影响 | 第41-44页 |
2.红景天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症状改善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文献综述 | 第5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