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国内外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 | 第13-17页 |
1.2.2 国内外关于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的研究 | 第17-21页 |
1.2.3 既有研究评价 | 第21-2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3-25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1.4.2 研究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5-33页 |
2.1 国家形象的涵义 | 第25-27页 |
2.2 国家形象的相关理论 | 第27-33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国家形象 | 第27-28页 |
2.2.2 社会认知理论 | 第28-30页 |
2.2.3 社会认知理论下的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第3章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变迁趋势分析 | 第33-40页 |
3.1 全天候的朋友与无私援助的国家形象 | 第33-34页 |
3.2 共谋发展的好伙伴与互利合作的国家形象 | 第34-35页 |
3.3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与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 第35-40页 |
3.3.1 中非贸易往来 | 第35-36页 |
3.3.2 中国对非投资 | 第36-38页 |
3.3.3 中国对非援助 | 第38-40页 |
第4章 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0-53页 |
4.1 研究指标 | 第40-44页 |
4.1.1 认知主体因素 | 第41-42页 |
4.1.2 认知客体因素 | 第42-43页 |
4.1.3 认知情境因素 | 第43-44页 |
4.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 第44-45页 |
4.3 变量描述 | 第45-48页 |
4.3.1 因变量 | 第45-47页 |
4.3.2 自变量 | 第47-48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48-51页 |
4.4.1 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4.4.2 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4.5 研究结论 | 第51-53页 |
第5章 塑造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的对策 | 第53-56页 |
5.1 塑造模范大国形象 | 第53-54页 |
5.2 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 第54页 |
5.3 充分展示中国软实力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