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高层住宅论文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2.1 目的第13-14页
        1.2.2 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的界定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2 相关的概念第17-18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5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6 研究框架第23-25页
第二章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概述第25-37页
    2.1 高层住宅及其入口空间的历史发展第25-27页
    2.2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基本组成第27-28页
    2.3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基本属性第28-31页
        2.3.1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基本功能属性第28-29页
        2.3.2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空间属性第29-31页
    2.4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与小区道路的关系第31-32页
    2.5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中建筑单体的关系第32-37页
        2.5.1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竖向关系第32-35页
        2.5.2 入口空间与单元式高层住宅的平面关系第35-37页
第三章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需求探究第37-59页
    3.1 单元式高层住宅功能需求第38-40页
        3.1.1 不同家庭结构影响下的功能需求第38-40页
        3.1.2 其他因素影响下的功能需求第40页
    3.2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消防疏散需求第40-42页
        3.2.1 室外消防援救第40-41页
        3.2.2 室内疏散第41-42页
        3.2.3 相关设施配置第42页
    3.3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活动需求第42-48页
        3.3.1 行为的分类第43-45页
        3.3.2 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交往活动第45-48页
    3.4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心理感受需求第48-56页
        3.4.1 安全感需求第49-50页
        3.4.2 舒适感需求第50-52页
        3.4.3 私密感需求第52-53页
        3.4.4 领域感需求第53-54页
        3.4.5 场所精神需求第54-56页
    3.5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特殊使用人群的需求第56-59页
        3.5.1 儿童的需求第56-57页
        3.5.2 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第57-59页
第四章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分析第59-112页
    4.1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构成要素分析第59-81页
        4.1.1 单元式高层住宅单元入口的空间类型第59-61页
        4.1.2 单元式高层住宅的入口界面第61-65页
        4.1.3 高层住宅单元入口的内部空间第65-74页
        4.1.4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外部空间第74-78页
        4.1.5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第78-81页
    4.2 实例调研分析第81-112页
        4.2.1 调研概要第81-83页
        4.2.2 上海溧阳华府小区第83-91页
        4.2.3 宁波世茂世界花园小区第91-98页
        4.2.4 成都蓝光锦绣城小区第98-105页
        4.2.5 调研总结第105-112页
第五章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设计策略及建议第112-135页
    5.1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策略第112-122页
        5.1.1 设置多元化功能的策略第112-113页
        5.1.2 促进居民活动及交往的设计策略第113-116页
        5.1.3 心理适宜性策略第116-121页
        5.1.4 提高细节人性化策略第121-122页
    5.2 单元式高层住宅入口空间的设计建议第122-135页
        5.2.1 功能多元化建议第122-124页
        5.2.2 活动及交往建议第124-125页
        5.2.3 生理舒适性建议第125-127页
        5.2.4 心理适宜性建议第127-131页
        5.2.5 人性化建议第131-133页
        5.2.6 其他建议第133-135页
结语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39-140页
附录 调研(1、2、3)问卷表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域主义视野下的风景旅游区景点营造设计研究--以夹关镇“沫江水寨”景区为例
下一篇:四川天府新区小城镇街道空间的文脉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