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数据服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综述和创新点 | 第11-18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3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大数据及图书馆数据服务 | 第18-26页 |
2.1 大数据 | 第18-22页 |
2.1.1 大数据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大数据的特点 | 第18-20页 |
2.1.3 大数据的处理流程 | 第20-21页 |
2.1.4 图书馆与大数据 | 第21-22页 |
2.2 数据服务 | 第22-23页 |
2.2.1 数据服务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2 数据服务的内容 | 第23页 |
2.3 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意义 | 第23-26页 |
2.3.1 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23-24页 |
2.3.2 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意义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国内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现状调查 | 第26-35页 |
3.1 数据服务的需求调查 | 第26-28页 |
3.1.1 科研人员的需求 | 第26-28页 |
3.1.2 政府、企业等的需求 | 第28页 |
3.2 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实践情况调查 | 第28-35页 |
3.2.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28-29页 |
3.2.2 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实践的基本情况 | 第29-33页 |
3.2.3 公共图书馆数据服务实践的基本情况 | 第33页 |
3.2.4 图书馆数据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数据服务 | 第35-46页 |
4.1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特点 | 第35页 |
4.2 图书馆的数据源分析 | 第35-39页 |
4.2.1 数据联盟或协会 | 第35-36页 |
4.2.2 政府部门 | 第36页 |
4.2.3 数据公司 | 第36-37页 |
4.2.4 世界组织 | 第37-38页 |
4.2.5 科研机构 | 第38页 |
4.2.6 图书馆 | 第38-39页 |
4.3 服务内容 | 第39-41页 |
4.3.1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第39页 |
4.3.2 数据支持服务 | 第39-41页 |
4.3.3 数据参考咨询和推广 | 第41页 |
4.4 服务方式 | 第41-42页 |
4.4.1 数据咨询服务 | 第41页 |
4.4.2 数据搜集、存储与加工服务 | 第41-42页 |
4.4.3 数据发布、交流与共享服务 | 第42页 |
4.4.4 数据挖掘服务 | 第42页 |
4.4.5 个性化推送服务 | 第42页 |
4.5 服务用户 | 第42-46页 |
4.5.1 为科研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 第43-44页 |
4.5.2 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 第44-45页 |
4.5.3 为政府提供数据服务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据服务的保障 | 第46-55页 |
5.1 服务理念的转变 | 第46-47页 |
5.2 数据馆员岗位设置 | 第47-49页 |
5.2.1 数据馆员的招聘 | 第47-48页 |
5.2.2 数据馆员的培训 | 第48-49页 |
5.3 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 第49-52页 |
5.3.1 数据源采集与管理 | 第49-51页 |
5.3.2 数据合作与共享建设 | 第51-52页 |
5.4 外部环境问题的解决 | 第52-55页 |
5.4.1 法律与知识产权 | 第52-53页 |
5.4.2 政策和经费 | 第53-54页 |
5.4.3 社会观念和认同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