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水处理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物理法 | 第13-14页 |
1.2.2 生物法 | 第14页 |
1.2.3 化学法 | 第14-16页 |
1.3 光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 金属酞菁的应用及研究状况 | 第19-21页 |
1.4.1 金属酞菁的介绍 | 第19-20页 |
1.4.2 金属钛菁的合成 | 第20页 |
1.4.3 金属钛菁的催化氧化性能 | 第20-21页 |
1.5 石墨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1.6 课题的提出以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6.1 课题的提出 | 第23页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FePcCl_(16)光催化活化PMS降解卡马西平的研究 | 第25-47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3 十六氯铁酞菁的制备 | 第27页 |
2.2.4 十六氯铁酞菁的表征 | 第27-28页 |
2.2.5 光催化氧化的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2.2.6 光催化氧化的机理实验 | 第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6页 |
2.3.1 FePcCl_(16)的表征 | 第29-31页 |
2.3.2 FePcCl_(16)光催化降解CBZ的性能 | 第31-37页 |
2.3.3 FePcCl_(16)光催化降解其他药物的性能 | 第37-38页 |
2.3.4 FePcCl_(16)光催化氧化机理 | 第38-42页 |
2.3.5 CBZ的降解产物和途径 | 第42-46页 |
2.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石墨烯负载FePcCl_(16)活化PMS降解卡马西平的研究 | 第47-62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4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3.2.3 石墨烯负载FePcCl_(16)的制备 | 第49页 |
3.2.4 GR/FePcCl_(16)的表征 | 第49-50页 |
3.2.5 光催化氧化的实验过程 | 第50页 |
3.2.6 光催化氧化的机理实验 | 第50-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1页 |
3.3.1 GR/FePcCl_(16)的表征 | 第51-54页 |
3.3.2 GR/FePcCl_(16)催化降解CBZ的催化活性 | 第54-55页 |
3.3.3 GR/FePcCl_(16)催化降解CBZ的影响因素 | 第55-57页 |
3.3.4 GR/FePcCl_(16)催化氧化机理 | 第57-59页 |
3.3.5 其他污染物的降解 | 第59-60页 |
3.3.6 复杂背景下的CBZ的降解情况 | 第60-61页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