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膜催化炔烃—叠氮环加成反应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42页
    1.1 1, 2, 3-三唑化合物的应用第13-16页
    1.2 CuAAC反应综述第16-27页
        1.2.1 铜源的选择第16-24页
        1.2.2 配体的影响第24-27页
    1.3 异相催化CuAAC反应第27-33页
        1.3.1 碳基质固相载体第27-28页
        1.3.2 硅基质固相载体第28-30页
        1.3.3 金属氧化物载体第30-32页
        1.3.4 有机聚合物载体第32-33页
    1.4 化学自组装膜研究进展第33-40页
        1.4.1 自组装膜的概述第33-34页
        1.4.2 自组装膜的制备第34-36页
        1.4.3 自组装膜的应用第36-38页
        1.4.4 层层自组装膜第38-40页
    1.5 课题的提出第40-42页
第二章 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体的合成及表征第42-49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体的合成路线示意图第43页
    2.3 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体的制备及表征第43-45页
        2.3.1 邻菲罗啉-5, 6-二酮的合成及表征第43-44页
        2.3.2 对羟基2苯基-咪唑[4, 5-f]-1, 10-菲罗啉(L1)的合成及表征第44-45页
        2.3.3 1, 4-二取代苯基-咪唑[4, 5-f] -1, 10-菲罗啉(L2)的合成及表征第45页
    2.4 实验部分第45-48页
        2.4.1 实验仪器第45-46页
        2.4.2 实验试剂与处理第46-48页
    2.5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第49-79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层膜Si-Cu(OAc)_2 的制备第49-51页
        3.2.1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层膜的制备路线第49-50页
        3.2.2 SiO_2 / Si (玻璃基片、石英、单晶硅)表面亲水处理第50页
        3.2.3 SiO_2 / Si (玻璃基片、石英、单晶硅)表面硅烷化处理第50-51页
        3.2.4 SiO_2 / Si (玻璃基片、石英、单晶硅)表面配体(L1)修饰第51页
        3.2.5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层膜Si-Cu(OAc)_2 的制备第51页
    3.3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层层自组装膜Si-Cu(OAc)_2-x的制备第51-53页
        3.3.1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层层自组装膜Si-Cu(OAc)_2-x的制备路线第51-52页
        3.3.2 SiO_2 / Si (玻璃基片、石英、单晶硅)表面前处理第52页
        3.3.3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层层自组装膜Si-Cu(OAc)_2-x的制备第52-53页
    3.4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层膜及层层自组装膜的表征第53-61页
        3.4.1 自组装膜制备过程的水接触角(WCA)测定第53-54页
        3.4.2 自组装膜制备过程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定第54-56页
        3.4.3 自组装膜制备过程中表面形貌(AFM)测定第56-58页
        3.4.4 自组装膜制备过程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第58-60页
        3.4.5 自组装膜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第60-61页
    3.5 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膜催化CuAAC反应研究第61-77页
        3.5.1 Si-Cu(OAc)_2 催化CuAAC反应条件的筛选第61-65页
        3.5.2 自组装单层膜Si-Cu(OAc)_2 异相催化与均相催化性能对比第65-66页
        3.5.3 自组装单层膜Si-Cu(OAc)_2 与层层自组装膜Si-Cu(OAc)_2-x催化性能对比第66-67页
        3.5.4 自组装单层膜Si-Cu(OAc)_2 与层层自组装膜Si-Cu(OAc)_2-x催化CuAAC反应循环使用性能第67-69页
        3.5.5 催化剂自组装薄膜Si-Cu(OAc)_2 催化CuAAC反应底物拓展第69-73页
        3.5.6 催化剂自组装薄膜Si-Cu(OAc)_2 异相催化CuAAC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究第73-77页
    3.6 实验部分第77-78页
        3.6.1 测试仪器第77页
        3.6.2 药品及溶剂处理第77页
        3.6.3 自组装膜催化CuAAC反应实验步骤第77-78页
    3.7 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4.1 总结第79页
    4.2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图第87-96页
致谢第96-9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溶剂溶解对胶原结构的影响及胶原/HAP复合纤维的制备
下一篇: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唾液酸和卵转铁蛋白的电化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