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24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 1.2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 | 第9-12页 |
| 1.2.1 多孔介质流动模型 | 第9-10页 |
| 1.2.2 理论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1.3 多孔介质通道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 2 层流流动管内填充多孔介质时流动传热特性的数值分析 | 第24-42页 |
| 2.1 物理模型 | 第24-25页 |
| 2.2 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 2.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26-27页 |
| 2.4 有效性验证 | 第27-28页 |
| 2.5 结果分析 | 第28-42页 |
| 2.5.1 管内内接正多边形连续填充模型 | 第28-35页 |
| 2.5.2 管内内接正方形分段填充模型 | 第35-42页 |
| 3 紊流流动管内填充多孔介质时流动传热特性的数值分析 | 第42-66页 |
| 3.1 物理模型 | 第42页 |
| 3.2 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 3.2.1 标准κ-ε湍流模型 | 第42页 |
| 3.2.2 RNG κ-ε湍流模型 | 第42-43页 |
| 3.2.3 标准κ-w湍流模型 | 第43页 |
| 3.2.4 SST κ-w湍流模型 | 第43-45页 |
| 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45-46页 |
| 3.4 有效性验证 | 第46-47页 |
| 3.5 结果分析 | 第47-66页 |
| 3.5.1 管内内接正多边形连续模型 | 第47-57页 |
| 3.5.2 管内内接正方形分段填充模型 | 第57-63页 |
| 3.5.3 层、紊流模型的对比 | 第63-66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附录 | 第76页 |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6页 |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