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混凝论文

聚硅酸铝铁混凝处理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第10-11页
        1.1.1 藻类的特征及危害第10-11页
        1.1.2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第11页
    1.2 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方法概述第11-12页
        1.2.1 物理除藻法第11-12页
        1.2.2 化学除藻法第12页
        1.2.3 生物除藻处理法第12页
        1.2.4 多种工艺组合法第12页
    1.3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第12-17页
        1.3.1 聚硅酸第13-14页
        1.3.2 聚硅酸单金属盐类复合混凝剂第14-17页
        1.3.3 聚硅酸多金属盐类复合混凝剂第17页
    1.4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7-19页
    1.5 聚硅酸混凝剂的合成第19-21页
        1.5.1 硅酸的聚合原理第19-21页
        1.5.2 聚硅酸混凝剂的制备第21页
    1.6 主要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6.2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3-30页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3页
    2.2 试验方法及试验水样第23-24页
        2.2.1 混凝试验第24页
        2.2.2 试验水样第24页
    2.3 试验水质指标及其分析方法第24-30页
        2.3.1 浊度的测定第25页
        2.3.2 叶绿素 a 的提取和测定第25-26页
        2.3.3 藻数目的直接测定第26页
        2.3.4 CODMn的测定第26页
        2.3.5 氨氮的测定第26页
        2.3.6 正磷酸盐的测定第26-27页
        2.3.7 Ferron 试剂配制方法第27页
        2.3.8 氧化硅形态分析方法第27-28页
        2.3.9 聚硅酸的制备第28-29页
        2.3.10 聚硅酸类混凝剂的配制方法第29-30页
第3章 PASS、PSF、PAC、PSAF 对比试验研究第30-40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PASS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第30-34页
        3.2.1 混凝剂 pH 对 PASS 混凝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3.2.2 Si、Al 比对 PASS 混凝性能的影响第31-34页
    3.3 PSF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第34-37页
        3.3.1 混凝剂 pH 对 PSF 混凝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3.2 Si、Fe 比对 PSF 混凝性能的影响第35-37页
    3.4 PAC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第37-38页
    3.5 PSAF、PASS、PSF、PAC 混凝絮体粒径对比试验研究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PSAF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第40-66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PSAF 混凝处理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第40-51页
        4.2.1 混凝剂 pH 对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4.2.2 混凝剂熟化时间对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1-43页
        4.2.3 含藻水 pH 对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4.2.4 温度对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4.2.5 金属离子比例对 PSAF 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4.2.6 硅和金属离子比对 PSAF 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6-50页
        4.2.7 PSAF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第50-51页
    4.3 络合显色反应定量研究铝、铁形态分布第51-56页
        4.3.1 形态分析原理与标准曲线绘制第52-54页
        4.3.2 形态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第54-56页
    4.4 PSAF 混凝剂中硅的形态分析第56-61页
        4.4.1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7-61页
    4.5 Al、Fe 水解-聚合-沉淀过程形态分析第61-65页
        4.5.1 连续碱滴定试验第62-63页
        4.5.2 PSAF 混凝剂 pH 弛豫试验第63-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混凝处理大庆某微污染含藻水试验研究第66-81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混凝剂对比试验第66-71页
        5.2.1 PSAF 混凝剂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第66-68页
        5.2.2 PSF 混凝剂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第68-69页
        5.2.3 PASS 混凝剂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第69-71页
        5.2.4 固体 PAC 对微污染含藻水处理效果分析第71页
    5.3 PSAF 混凝除微污染含藻水影响因素分析第71-80页
        5.3.1 水源水 pH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71-73页
        5.3.2 水源水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73-75页
        5.3.3 混凝剂 pH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75-76页
        5.3.4 混凝剂熟化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76-77页
        5.3.5 藻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77-78页
        5.3.6 混凝剂投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78-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馈风力发电机电流预测控制和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下一篇:硅酸铁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几种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