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医疗事故罪概述 | 第8-18页 |
(一) 医疗事故的相关概念 | 第8-12页 |
1. 医疗行为的含义 | 第8-10页 |
2. 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 第10-12页 |
3. 医疗事故罪的概念 | 第12页 |
(二) 医疗事故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6页 |
1. 国外医疗事故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4页 |
2. 国内医疗事故罪的立法沿革 | 第14-16页 |
3. 中外医疗事故罪的立法评析 | 第16页 |
(三) 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 第16-18页 |
二、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范围问题 | 第18-22页 |
(一) 医务人员诸观点 | 第18-19页 |
(二) 医疗事故罪主体范围的认定 | 第19-22页 |
1. 卫生技术人员的概念和身份认定 | 第19-20页 |
2. 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是否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 第20-21页 |
3. 医疗机构中的实习生是否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 第21-22页 |
三、医疗事故罪中严重不负责任的认定问题 | 第22-24页 |
(一) 严重不负责任的涵义 | 第22-23页 |
(二) 严重不负责任的认定 | 第23-24页 |
四、医疗事故罪中危害结果和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 | 第24-29页 |
(一) 危害结果 | 第24-25页 |
1. 死亡的认定 | 第24页 |
2.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 | 第24-25页 |
(二) 因果关系的认定 | 第25-29页 |
1. 医疗事故罪因果关系的认定 | 第25-26页 |
2. 就诊人的体质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 | 第26-29页 |
五、医疗事故罪中鉴定结论的地位问题 | 第29-33页 |
(一) 医疗事故鉴定概述 | 第29-30页 |
(二) 鉴定结论是否应成为医疗事故刑事案件的立案前置 | 第30-31页 |
(三) 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应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