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数据民法保护路径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大数据背景对个人数据民法保护提出的挑战第14-22页
    一、个人数据的概念第14-16页
        (一) 个人数据的界定第14页
        (二) 个人数据的主要分类第14-16页
    二、大数据对个人数据特征的影响第16-18页
        (一) 大数据的概念第16-17页
        (二)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数据的特征第17-18页
    三、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数据民法保护面临的问题第18-22页
        (一) 大数据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影响第18-20页
        (二) 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共享的矛盾凸显第20-22页
第二章 个人数据民法保护的传统路径第22-32页
    一、个人数据民法保护的理论路径第22-28页
        (一) 一般人格权理论保护路径第22-24页
        (二) 隐私权理论保护路径第24-26页
        (三)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保护路径第26-27页
        (四) 财产权理论保护路径第27-28页
    二、个人数据民法保护的实践路径第28-31页
        (一) 统一立法模式第28-29页
        (二) 分散立法模式第29-30页
        (三) 安全港模式第30-31页
    三、个人数据保护的辅助路径第31-32页
        (一) 成立数据委员会第31页
        (二) 鼓励技术创新第31-32页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数据传统保护路径的不足第32-37页
    一、大数据对个人数据民法保护理论路径的影响第32-35页
        (一) 一般人格权理论:忽视对个人数据财产权益的保障第32页
        (二) 隐私权理论:数据公开与隐私保护的冲突第32-33页
        (三)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数据保护与数据流通的平衡第33页
        (四) 财产权理论:个人数据交易市场的缺陷第33-34页
        (五) 小结第34-35页
    二、大数据对个人数据民法保护实践路径的影响第35-37页
        (一) 统一立法模式:个人数据流通与大数据行业发展的阻碍第35页
        (二) 分散立法模式: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与市场调节自身的缺陷第35-36页
        (三) 安全港模式:信息技术发展对行业自律提出的新要求第36页
        (四)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个人数据民法保护路径的选择第37-42页
    一、我国个人数据民法保护路径的分析第37-38页
        (一) 我国法律对个人数据保护的现状第37页
        (二) 大数据行业发展对个人数据民法保护路径的要求第37-38页
    二、我国应采取的个人数据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路径第38-42页
        (一) 以数据控制为中心的综合保护路径第38-39页
        (二) 统一指导立法模式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件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浑源县工商局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地税局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