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戏拟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关于戏拟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古典小说戏拟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歧路灯》戏拟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一章 戏拟与《歧路灯》的语言特色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戏拟的产生机制 | 第17-20页 |
一、语境的转化 | 第17-18页 |
二、雅俗的落差 | 第18页 |
三、话语的荒诞 | 第18-19页 |
四、话语的截搭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戏拟对《歧路灯》语言的影响 | 第20-25页 |
一、谐 | 第20-22页 |
二、洁 | 第22-24页 |
三、雅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戏拟与《歧路灯》的文学实绩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戏拟与人物刻画 | 第25-28页 |
一、符合身份特征 | 第25-27页 |
二、反映性格特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戏拟与故事情节 | 第28-33页 |
一、铺垫 | 第28-30页 |
二、承接 | 第30-31页 |
三、对比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戏拟与讽劝意旨 | 第33-36页 |
一、讽世事百态 | 第33-34页 |
二、劝人心向善 | 第34-36页 |
第三章《歧路灯》戏拟探因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戏拟与科举制度 | 第36-40页 |
第二节 戏拟与娱乐的社会风气 | 第40-43页 |
第三节 戏拟与炫学的创作风气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