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富氨基酸固体吸附剂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CO_2捕集技术第16-20页
        1.2.1 溶液吸收技术第16-18页
        1.2.2 膜分离技术第18页
        1.2.3 吸附分离技术第18-19页
        1.2.4 三种分离技术的比较第19-20页
    1.3 多孔固体CO_2捕集材料第20-27页
        1.3.1 无机多孔固体材料第20-21页
        1.3.2 有机多孔材料第21-25页
        1.3.4 固体胺多孔吸附剂第25-27页
    1.4 课题的提出及思路第27-28页
第二章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PMMA吸附剂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第28-48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实验试剂第29页
        2.2.2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合成第29页
        2.2.3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PMMA吸附剂的制备第29页
        2.2.4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PMMA吸附剂的表征第29-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7页
        2.3.0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结构第31-32页
        2.3.1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PMMA吸附剂的负载量第32-33页
        2.3.2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PMMA吸附剂的形貌第33-34页
        2.3.3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的PMMA吸附剂的热稳定性第34-35页
        2.3.4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PMMA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第35-40页
        2.3.5 富氨基酸离子液体PMMA吸附剂的CO_2吸收性能第40-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氨基酸修饰的多孔吸附剂的制备第48-59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1页
        3.2.1 实验试剂第49页
        3.2.2 苯乙烯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微球的合成第49页
        3.2.3 多孔微球的制备第49-50页
        3.2.4 富氨基酸的多孔微球的制备第50页
        3.2.5 聚合物的表征和测试第50-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8页
        3.3.1 微球的结构第51-54页
        3.3.2 共聚微球和多孔微球的形貌第54-55页
        3.3.3 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第55-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多孔微球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CO_2吸附性能第59-73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1页
        4.2.1 实验试剂第59页
        4.2.2 不同单体浓度/不同单体比的共聚微球的制备第59-60页
        4.2.3 不同单体比/不同单体浓度的多孔微球的制备第60页
        4.2.4 聚合物的表征和测试第60-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72页
        4.3.1 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对共聚微球的粒径/形貌的影响第61-64页
        4.3.2 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对多孔微球的形貌第64-65页
        4.3.3 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对多孔微球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影响第65-68页
        4.3.4 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对多孔微球的CO_2吸附性能表征第68-71页
        4.3.6 富氨基酸多孔微球的CO_2吸附性能第71-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全文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附录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钛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研究
下一篇:防辐射水泥的制备及其水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