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回弹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课题的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回弹法基本原理 | 第14-21页 |
2.1 回弹法测试原理 | 第14-15页 |
2.2 碳化原理 | 第15-16页 |
2.3 回归曲线拟合及误差要求 | 第16-21页 |
2.3.1 最小二乘法 | 第16-19页 |
2.3.2 曲线误差 | 第19-20页 |
2.3.3 拟合曲线模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试验设计 | 第21-29页 |
3.1 试块制作及养护 | 第21-22页 |
3.2 试验原材料 | 第22页 |
3.3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 第22-23页 |
3.4 试验设备 | 第23-25页 |
3.5 试验测试 | 第25-27页 |
3.5.1 回弹测试 | 第25-26页 |
3.5.2 抗压测试 | 第26-27页 |
3.5.3 碳化测试 | 第27页 |
3.5.4 塑性变形测量 | 第2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测试能量对泵送混凝土回弹特性影响的研究 | 第29-43页 |
4.1 前言 | 第29页 |
4.2 2.207J能量回弹仪回弹特性分析 | 第29-32页 |
4.3 4.5J能量回弹仪回弹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4.4 5.5J能量回弹仪回弹特性分析 | 第34-37页 |
4.5 不同能量回弹仪的回弹值影响分析 | 第37-41页 |
4.5.1 试块强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4.5.2 碳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4.5.3 回弹仪构造的影响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泵送混凝土不同浇筑面回弹特性研究 | 第43-54页 |
5.1 前言 | 第43页 |
5.2 浇筑顶面回弹修正 | 第43-46页 |
5.3 浇筑底面回弹修正 | 第46-48页 |
5.4 不同浇筑面回弹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53页 |
5.4.1 水胶比的影响 | 第48-49页 |
5.4.2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第49-52页 |
5.4.3 泵送混凝土振捣及表面处理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长龄期泵送混凝土回弹特性研究 | 第54-60页 |
6.1 前言 | 第54页 |
6.2 长龄期泵送混凝土回弹法修正研究 | 第54-56页 |
6.3 长龄期泵送混凝土回弹特性分析 | 第56-5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结论 | 第60-61页 |
7.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