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农业水文学论文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散变化对稻田流域关键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模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土地利用/覆被的生态水文响应研究第11-12页
        1.2.2 蒸散的理论研究及估算方法第12-14页
        1.2.3 蒸散在土地利用变化流域产流机制中的作用第14-15页
        1.2.4 生态水文模型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页
        1.3.4 科学假设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第19-2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4页
        2.1.1 气候水文特征第20-21页
        2.1.2 土地利用/覆被第21-23页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23-24页
    2.2 数据来源第24-27页
        2.2.1 气象水文数据第24-25页
        2.2.2 DEM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第25页
        2.2.3 土壤数据第25页
        2.2.4 河道数据第25-27页
第三章 秦淮河流域MIKESHE模型构建第27-47页
    3.1 MIKESHE模型简介与原理第27-33页
        3.1.1 蒸散与截留第27-30页
        3.1.2 非饱和带流第30-31页
        3.1.3 饱和带流第31-32页
        3.1.4 坡面流第32页
        3.1.5 河道流第32-33页
    3.2 流域离散化第33-40页
    3.3 流域参数化第40-45页
        3.3.1 关键水文参数设置第40-44页
        3.3.2 模拟步长的设置第44页
        3.3.3 初始条件设置第44-45页
    3.4 MIKESHE模型校正与检验第45-47页
第四章 秦淮河流域关键生态水文过程的模拟第47-63页
    4.1 蒸散第47-55页
        4.1.1 冠层截留蒸发第47-50页
        4.1.2 植被蒸腾第50页
        4.1.3 实际蒸散第50-55页
    4.2 径流第55-56页
    4.3 土壤水分第56-58页
    4.4 地下水第58-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蒸散与径流变化及其贡献第63-75页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蒸散及其分量变化第63-69页
        5.1.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植被蒸腾变化第63-64页
        5.1.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截留蒸发变化第64-66页
        5.1.3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总蒸散变化第66-68页
        5.1.4 实际蒸散与潜在蒸散的年变化趋势第68-69页
    5.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蒸散对流域总蒸散的贡献第69-71页
    5.3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径流变化第71-72页
    5.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年水量平衡的影响第72-73页
    5.5 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主要结论第75-76页
    6.2 特色与创新点第76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7页
附表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作者简介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90-2015年唐古拉山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卫星联合观测的太阳高能粒子起始释放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