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碱金属(ⅠA族)元素论文--锂Li论文

Mg2+掺杂Li3V2(PO43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及工作原理第11-14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4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种类及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1 氧化物型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2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选题依据第21-23页
    1.5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概论第25-30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第25-27页
        2.1.1 Hohenberg-Kohn定理第26页
        2.1.2 Kohn-Sham定理第26-27页
    2.2 自洽计算第27页
    2.3 赝势平面波方法第27-28页
        2.3.1 模守恒赝势第28页
        2.3.2 超软赝势第28页
    2.4 几何结构优化第28-29页
    2.5 计算软件介绍第29-30页
第3章 Li_3V_2(PO_4)_3的原子结构及电子结构研究第30-38页
    3.1 计算模型第30-31页
    3.2 计算方法第31-32页
    3.3 Li_3V_2(PO_4)_3结构稳定性分析第32-33页
    3.4 Li_3V_2(PO_4)_3电子结构分析第33-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Mg2+对Li_3V_2(PO_4)_3的掺杂改性研究第38-54页
    4.1 掺杂模型第38-40页
    4.2 计算方法第40-41页
    4.3 Li_(2.5)Mg_(0.25)V_2(PO_4)_3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第41-45页
        4.3.1 Li_(2.5)Mg_(0.25)V_2(PO_4)_3结构稳定性分析第41-42页
        4.3.2 Li_(2.5)Mg_(0.25)V_2(PO_4)_3电子结构分析第42-45页
    4.4 Li_3V_(1.75)Mg_(0.25)(PO_4)_3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第45-49页
        4.4.1 Li_3V_(1.75)Mg_(0.25)(PO_4)_3结构稳定性分析第45-46页
        4.4.2 Li_3V_(1.75)Mg_(0.25)(PO_4)_3电子结构分析第46-49页
    4.5 Li_(2.75)V_(1.75)Mg_(0.5)(PO_4)_3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第49-52页
        4.5.1 Li_(2.75)V_(1.75)Mg_(0.5)(PO_4)_3结构稳定性分析第49-50页
        4.5.2 Li_(2.75)V_(1.75)Mg_(0.5)(PO_4)_3电子结构分析第50-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r3+离子掺杂CaTiO3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MgO-B2O3体系热力学优化与相图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