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研究--以“绿色江南”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9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1、选题的理论意义第9-10页
            2、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关于环境治理的研究第10-11页
        (二)关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研究第11-13页
        (三)关于环境治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研究第13页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3页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6页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16页
            1、文献分析法第14页
            2、深度访谈法第14-15页
            3、实证分析法第15-16页
第一章、相关概念与理论第16-21页
    一、概念界定第16-19页
        (一)太湖流域第16-17页
        (二)非政府组织第17-18页
        (三)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第18-19页
    二、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理论和“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理论第19-20页
            1、“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理论第19页
            2、“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理论第19-20页
        (二)“分类控制”理论第20-21页
第二章、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38页
    一、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现状第21-31页
        (一)在政府利好政策刺激下,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但“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附庸”的关系格局仍未被打破第21-22页
        (二)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已在环境污染监督领域开展了类似合作的尝试,但各地政府对合作的态度并不一致第22-26页
        (三)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寻求介入政府环境决策过程,但缺乏参与和沟通的渠道、机制第26-27页
        (四)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通过生态政治参与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评估,但监督制约的作用效果极其有限第27-31页
    二、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一)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的运作性问题第31-33页
            1、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互动渠道不畅第31页
            2、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互动保障不足第31-33页
        (二)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结构性问题第33-35页
            1、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地位的不平等第33-34页
            2、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互动目标与内容模糊不清第34-35页
    三、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8页
        (一)中央政府层面,已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但在具体实施层面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推动落实不足第35-36页
            1、环保部弱势,难堪系统、全面推动政策落实的重任第35页
            2、环保系统内部纵向指导考核不力、横向分工协作不明第35页
            3、环保部与社会的沟通渠道不畅第35-36页
            4、环保部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力不足第36页
        (二)地方政府层面,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互动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意愿不强、工作力度不够第36-37页
            1、地方政府领导对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互动的认识不到位第36页
            2、地方政府意愿不强,对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存在误解和防备心理第36-37页
        (三)社会层面,公众环境意识逐步增强,但参与度不高,专业知识缺乏,环境社会组织能力弱小,对政府的压力不大第37-38页
            1、公众环境参与度不高,专业知识匮乏第37页
            2、环保社会组织发展落后,无法对政府形成有效压力第37-38页
第三章、重构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关系的对策建议第38-46页
    一、重构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可行性第38-39页
        (一)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对双方互动有想法、有目标第38页
        (二)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实力初显,对双方互动有能力、有担当第38-39页
    二、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结构性重构的对策建议第39-43页
        (一)中央政府层面,建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理顺环保部内部运作机制,完善配套,进一步鼓励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第39-41页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统领环境治理全局第39-40页
            2、完善垂直管理,理顺环保部内部运作机制第40页
            3、完善配套,取消对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双重管理政策第40-41页
        (二)地方政府层面,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明确互动目标和内容,创新扶持方式第41-42页
            1、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明确互动目标和内容第41页
            2、创新扶持方式,开展环境治理服务外包第41-42页
        (三)社会组织层面,完善机构设置,健全财务制度,提升环境治理专业能力第42-43页
    三、太湖流域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关系运作性重构的对策建议第43-46页
        (一)中央政府层面,做好政策落实,制定地方政府考核问责机制,顶层设计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互动方式第43-44页
            1、做好政策落实,提供法律保障第43-44页
            2、制定考核问责机制,加大对地方政府压力第44页
            3、顶层设计,完善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互动方式第44页
        (二)地方政府层面,疏通互动渠道,提高治理服务水平第44-46页
            1、主动出击,疏通政府与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互动渠道第44-45页
            2、变管理为服务,提高地方政府服务水平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地表灰尘和表层土壤中PAHs污染研究
下一篇:脉冲远距离电击防暴器对比格犬行为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