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ARM和μClinux的UHF RFID手持机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RFID 技术概述第10页
   ·国内外RFID 技术发展及其现状第10-12页
     ·RFID 技术发展历程第10-11页
     ·国外 RFID 技术发展现状第11页
     ·国内 RFID 技术发展现状第11-12页
   ·论文的选题意义第12-13页
   ·论文的工作创新点和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RFID 系统相关知识第15-21页
   ·RFID 技术的物理学原理第15-17页
     ·RFID 的电磁理论基础第15-16页
       ·天线场的基本理论第15页
       ·能量耦合和数据传输第15-16页
     ·反向散射调制技术第16-17页
   ·RFID 系统基本框架第17-18页
   ·ISO/IEC18000-6C 简单解析第18-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UHF RFID 手持机硬件的设计第21-43页
   ·UHF RFID 手持机总体结构框图第21-22页
   ·射频通道模块设计第22-33页
     ·射频通道模块实现方式第22-23页
     ·集成无线收发芯片的选取第23页
     ·CC1100 的性能和电气特性第23-24页
     ·CC1100 的内部结构第24-25页
     ·CC1100 的硬件电路设计第25-29页
     ·CC1100 底层驱动函数的设计与实现第29-31页
     ·射频通道模块的硬件测试第31-33页
   ·基于ARM7 的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的设计第33-42页
     ·S3C44B0X 芯片简介第33-35页
     ·电源电路的设计第35-37页
     ·时钟电路的设计第37页
     ·复位与看门狗电路的设计第37-38页
     ·FLASH 存储器接口电路第38-39页
     ·SDRAM 存储器接口电路第39-40页
     ·通信电路的设计与实现第40-41页
     ·JTAG 接口电路和人机接口电路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ISO/IEC18000-6C 软件模块的分析与设计第43-66页
   ·ISO/IEC18000-6C 协议层次的划分第43-44页
     ·通信物理层第43页
     ·标签识别层第43-44页
   ·读写器对标签(R=>T)通信第44-49页
     ·通信方式第45-47页
     ·PIE 编码方法的设计第47-49页
   ·标签到读写器(T=>R)通信第49-53页
     ·回波基带信号的编码方式第49-51页
     ·FM0 基带信号解码的设计第51-53页
   ·ISO/IEC18000-6C 子模块的设计第53-65页
     ·会话和已盘标记第53-54页
     ·标签存储器和标签的状态第54-57页
       ·标签存储器第54-55页
       ·标签的状态第55-57页
     ·ISO/IEC18000-6C 中的命令集第57-58页
     ·读写器与单标签通信第58-65页
       ·单标签识别设计第58-60页
       ·单标签读操作设计第60-62页
       ·单标签写操作设计第62页
       ·单标签内容锁定设计第62-64页
       ·单标签销毁设计第64-65页
       ·标签操作难点总结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改进Q-Algorithm 的自适应信息帧时隙防碰撞算法第66-74页
   ·标签数最优模型第66-68页
   ·标签数预测模型第68-69页
   ·改进的Q-Algorithm 算法第69-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μClinux 移植第74-78页
   ·Bootloader 分析和移植第74-76页
     ·Blob 运行过程分析第74-75页
     ·Blob 移植第75-76页
   ·μClinux 移植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七章 测试第78-85页
   ·搭建测试平台第78-80页
   ·异步通信设定和基带信号测试第80-83页
     ·异步通信设定第80页
     ·基带信号测试第80-83页
   ·标签操作测试第83-84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总结第85-86页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ARM9的UHF读写器模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