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4页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2-13页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环境税的基础理论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外部性理论 | 第14页 |
第二节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污染者付费原则 | 第15页 |
第四节 双重红利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第一节 环境税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关于环境税分类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关于环境税与环境污染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一、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 | 第19页 |
二、环境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四章 中国环境税分类和收入分析:基于OECD的标准 | 第21-29页 |
第一节 OECD国家环境税税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中国环境税分类:基于OECD的标准 | 第22-26页 |
一、运输目的的能源产品税 | 第23页 |
二、固定目的的能源产品税 | 第23-24页 |
三、机动车辆税 | 第24页 |
四、排污费 | 第24-25页 |
五、废物管理税 | 第25页 |
六、水污染税 | 第25页 |
七、自然资源税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不适宜纳入环境税范畴的税种 | 第26-27页 |
一、土地税 | 第26页 |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 | 第26-27页 |
第四节 中国环境税税收收入分析 | 第27-29页 |
第五章 我国环境税的环保效应实证研究 | 第29-47页 |
第一节 排污费对工业三废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9-35页 |
一、模型选择 | 第29页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 | 第29-32页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二节 能源产品税对大气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1页 |
一、模型选择 | 第35页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35-38页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第三节 自然资源税规模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一、模型选择 | 第41页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41-44页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一、做好排污费与环境保护税之间衔接的准备工作 | 第48-49页 |
二、强化环境税的绿化作用,完善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系 | 第49页 |
三、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税 | 第49-50页 |
四、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