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 第10-11页 |
| ·前人的研究成果举例 | 第11-13页 |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温差发电理论基础及仿真软件简介 | 第14-27页 |
| ·温差发电基本效应 | 第14-17页 |
| ·赛贝克效应 | 第14-15页 |
| ·珀尔帖效应 | 第15页 |
| ·汤姆逊效应 | 第15-16页 |
| ·焦耳效应 | 第16页 |
| ·傅立叶效应 | 第16-17页 |
| ·开尔文关系式 | 第17页 |
| ·温差发电的性能参数 | 第17-22页 |
| ·温差电优值系数 | 第17-19页 |
| ·温差电输出功率 | 第19-21页 |
| ·热电转换效率 | 第21-22页 |
| ·温差发电的发展及应用 | 第22-24页 |
| ·温差发电模块 | 第22-23页 |
| ·温差发电的发展及应用 | 第23-24页 |
| ·仿真软件ANSYS 简介 | 第24-26页 |
| ·有限元热分析软件ANSYS 的基本组成部分 | 第25页 |
| ·本课题用到的ANSYS 相关部分介绍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高效分段级联温差电单偶优化设计 | 第27-40页 |
| ·温差电材料发展 | 第27-28页 |
| ·高效分段温差电单偶仿真优化 | 第28-34页 |
| ·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 ·优化仿真 | 第30-32页 |
| ·优化结果 | 第32-34页 |
| ·结论 | 第34页 |
| ·高效分段-级联温差电单偶仿真优化 | 第34-38页 |
| ·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 ·优化仿真 | 第36-38页 |
| ·结果分析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集热器仿真设计 | 第40-59页 |
| ·换热原理简介 | 第40-42页 |
| ·换热器概述 | 第40-41页 |
| ·对流换热概述 | 第41-42页 |
| ·不同翅片的集热器仿真 | 第42-55页 |
| ·仿真模型 | 第42-44页 |
| ·四种不同齿片的集热器模拟结果 | 第44-54页 |
|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实验模型仿真 | 第55-58页 |
| ·实验模型简述 | 第55-56页 |
| ·实验模型模拟结果 | 第56-58页 |
| ·结果分析 | 第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实验测试 | 第59-62页 |
| ·实验模型设计 | 第59-60页 |
| ·实验测试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