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脱粒滚筒转速控制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概述 | 第14-15页 | 
| 1.3.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含义及其发展 | 第14页 | 
| 1.3.2 电液比例系统的特点 | 第14-15页 | 
| 1.3.3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现状 | 第15页 | 
| 1.4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脱粒滚筒转速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7页 | 
| 2.1 脱粒滚筒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 2.1.1 脱粒滚筒的技术要求 | 第17页 | 
| 2.1.2 脱粒滚筒转速和脱粒性能的关系 | 第17-18页 | 
| 2.2 转速控制系统的方案确定 | 第18-19页 | 
| 2.3 液压系统组成及主要元件选型 | 第19-23页 | 
| 2.3.1 联合收割机的选型 | 第19页 | 
| 2.3.2 泵和马达选型 | 第19-22页 | 
| 2.3.3 泵控马达系统的原理 | 第22-23页 | 
| 2.4 电控系统组成及主要元件选型 | 第23-25页 | 
| 2.4.1 转速传感器 | 第23-24页 | 
| 2.4.2 PLC的选型 | 第24-25页 | 
| 2.4.3 比例放大器的选型 | 第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模型研究 | 第27-42页 | 
| 3.1 泵控马达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7-36页 | 
| 3.1.1 电—机械转换元件 | 第27-28页 | 
| 3.1.2 比例阀控液压缸 | 第28-32页 | 
| 3.1.3 变量活塞—斜盘倾角 | 第32-33页 | 
| 3.1.4 泵控马达回路 | 第33-35页 | 
| 3.1.5 比例放大器 | 第35-36页 | 
| 3.1.6 速度传感器 | 第36页 | 
| 3.2 系统模型方框图及传递函数 | 第36-37页 | 
| 3.2.1 系统的模型方框图 | 第36-37页 | 
| 3.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37页 | 
| 3.3 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 第37-39页 | 
| 3.4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 第39-4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转速控制系统的PID控制 | 第42-47页 | 
| 4.1 PID控制原理 | 第42-43页 | 
| 4.2 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43-44页 | 
| 4.2.1 带死区的PID控制 | 第43页 | 
| 4.2.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第43-44页 | 
| 4.3 PID控制器的仿真 | 第44-46页 | 
| 4.3.1 系统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4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转速控制系统的PLC程序及组态控制界面设计 | 第47-53页 | 
| 5.1 PLC程序设计 | 第47-50页 | 
| 5.1.1 滚筒转速和压力实时显示程序设计 | 第47页 | 
| 5.1.2 PID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 第47-50页 | 
| 5.2 组态控制界面设计 | 第50-52页 | 
| 5.2.1 组态控制界面的要求 | 第51页 | 
| 5.2.2 控制界面设计 | 第51-52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转速控制系统的试验台试验 | 第53-61页 | 
| 6.1 试验台基本情况 | 第53页 | 
| 6.2 试验设计 | 第53-54页 | 
| 6.2.1 试验目的 | 第53-54页 | 
| 6.2.2 试验方案 | 第54页 |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7.1 总结 | 第61-62页 |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