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一、研究现状第8-13页
    二、选题原由及选题意义第13-16页
第二章 河西走廊的区域特征第16-24页
    第一节 自然地理特征第16-21页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第16页
        二、地质与地貌第16-17页
        三、水资源特征第17-18页
        四、气候特征第18-19页
        五、土地资源第19-20页
        六、土壤与植被第20-21页
    第二节 清代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特征第21-24页
        一、清代河西走廊行政建制第21页
        二、清代河西走廊的民族分布第21-22页
        三、清代河西地区的商业第22-24页
第三章 河西走廊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第24-38页
    第一节 土地垦殖数量的变化第24-28页
    第二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土地利用类型第28-35页
        一、农业耕地第29-31页
        二、牧地第31-33页
        三、林地——破坏大于养护第33-35页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覆被的影响第35-38页
        一、森林分布面积退缩第35页
        二、绿洲转移第35-36页
        三、土地沙化加剧第36-38页
第四章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第38-48页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第38-45页
        一、水利灌溉技术的进步第38-40页
        二、政府政策的推动第40-42页
        三、人口的变化第42-43页
        四、战争的影响第43-45页
    第二节 土地利用的自然限制因素第45-48页
        一、地形第45页
        二、自然灾害第45-46页
        三、水源第46-47页
        四、气候第47-48页
第五章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第48-52页
    一、自然植被惨遭破坏第48-49页
    二、土地沙化严重第49-50页
    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第50-52页
第六章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借鉴意义第52-55页
    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52-53页
    二、借鉴意义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区清洁能源替代政策的影响评估--以上海市燃煤锅炉及工业炉窑为例
下一篇:防风网及挡风墙对空冷岛换热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