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ISO/IEC 18000-6C 标准算法概述及应用 | 第17-33页 |
·时隙防碰撞算法 | 第17-20页 |
·时隙Aloha 算法 | 第17-18页 |
·帧时隙Aloha 算法 | 第18-19页 |
·动态帧时隙Aloha 算法 | 第19-20页 |
·ISO 18000-6C 标准算法分析 | 第20-25页 |
·调制与数据编码 | 第20-22页 |
·读写器至标签通信 | 第20-21页 |
·标签至读写器通信 | 第21-22页 |
·命令约定 | 第22-24页 |
·ISO/IEC 18000-6C 协议流程分析 | 第24-25页 |
·Intel R1000 超高频读写器组网方案 | 第25-29页 |
·单天线读写器组网 | 第25-26页 |
·多天线读写器组网 | 第26-27页 |
·多读写器组网 | 第27-29页 |
·Intel R1000 超高频读写器测试 | 第29-31页 |
·单天线测试 | 第29-30页 |
·多天线测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ISO/IEC 18000-6C 标准算法性能仿真 | 第33-39页 |
·算法固有缺陷 | 第33-34页 |
·高误码率环境下18000-6C 仿真与分析 | 第34-38页 |
·Select 丢失造成的漏读 | 第34-35页 |
·Query 丢失造成的漏读 | 第35-36页 |
·NAK 丢失造成的漏读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RFID 系统时隙不完全竞争防碰撞算法 | 第39-50页 |
·ISO/IEC 18000-6C 算法缺陷 | 第39页 |
·二叉树搜索机制的引入 | 第39-42页 |
·曼彻斯特编码技术 | 第40-41页 |
·二叉数搜索算法流程分析 | 第41-42页 |
·SPC 防碰撞算法描述 | 第42-45页 |
·命令约定 | 第42-43页 |
·空闲时隙处理技术 | 第43-44页 |
·碰撞时隙处理技术 | 第44-45页 |
·RFID 系统时隙不完全竞争算法流程分析 | 第45-48页 |
·命令检测阶段 | 第45-46页 |
·Aloha 机制识别阶段 | 第46-47页 |
·碰撞时隙内识别标签 | 第47-48页 |
·算法特点 | 第48-49页 |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50-61页 |
·NS2 网络仿真平台 | 第50页 |
·仿真模块设计 | 第50-56页 |
·仿真结点构造 | 第50-52页 |
·MAC 层模块设计 | 第52-55页 |
·分组头管理 | 第55-56页 |
·网络场景设置 | 第56-57页 |
·协议仿真分析 | 第57-59页 |
·平均碰撞次数分析 | 第57-58页 |
·标签识别率分析 | 第58-59页 |
·传输延时分析 | 第59页 |
·本章小节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