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高效减水剂的分类 | 第8-11页 |
1.2 减水机理 | 第11-14页 |
1.3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分子设计 | 第14-16页 |
1.4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1.5 国外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国内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7 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 | 第19-20页 |
1.7.1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7.2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发展方向 | 第20页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原料、装置和试验方法 | 第22-29页 |
2.1 合成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试验原料和试验仪器 | 第22页 |
2.1.1 合成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原料 | 第22页 |
2.1.2 合成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试验仪器和装置 | 第22页 |
2.2 测试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试验原料和仪器 | 第22-24页 |
2.2.1 测试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主要原料 | 第22-23页 |
2.2.2 测试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主要试验仪器 | 第23-24页 |
2.3 减水剂的性能试验方法 | 第24-29页 |
第三章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合成试验和分析 | 第29-39页 |
3.1 共聚物合成的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3.2 试验步骤 | 第30-31页 |
3.3 投料方式对聚羧酸减少剂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减水剂合成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3.5 不同单体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 第33-37页 |
3.5.1 丙烯酰胺用量对外加剂减水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2 丙烯酸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 第34页 |
3.5.3 丙烯磺酸钠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4 不同量的 H_2O_2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性能比较 | 第35-36页 |
3.5.5 引发剂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 反应条件对合成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影响 | 第37-38页 |
3.6.1 聚合温度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影响 | 第37页 |
3.6.2 聚合时间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影响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研究 | 第39-49页 |
4.1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4.2 聚羧酸结构与作用机理探讨 | 第39-41页 |
4.2.1 红外光谱测试 | 第39-40页 |
4.2.2 溶液的表面张力 | 第40页 |
4.2.3 水泥颗粒表面吸附量 | 第40-41页 |
4.3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应用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4.3.1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2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 | 第42-43页 |
4.3.3 凝结时间的测定 | 第43页 |
4.4 砂浆试验测定 | 第43-44页 |
4.5 混凝土试验测定 | 第44-45页 |
4.5.1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 第44页 |
4.5.2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6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的复配 | 第45-47页 |
4.6.1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葡萄糖酸钠的复配 | 第46页 |
4.6.2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蔗糖的复配 | 第46-47页 |
4.6.3 合成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环糊精废料的复配 | 第47页 |
4.7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 | 第49-51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9页 |
5.2 后续研究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