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 引言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1.1 药品与试剂 | 第18页 |
2.1.2 供试铁及其化合物材料 | 第18页 |
2.1.3 供试土壤 | 第18页 |
2.1.4 微生物培养基 | 第18-19页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2 纳米Fe及其化合物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试验 | 第19-20页 |
2.2.1 纳米Fe及其化合物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 | 第19页 |
2.2.2 不同纳米Fe~0/Fe_3O_4投加比例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 | 第19-20页 |
2.3 PCBs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PCBs的降解试验 | 第20-21页 |
2.3.1 PCBs降解菌的分离及鉴定 | 第20页 |
2.3.2 PCBs降解菌的最适应生长温度、pH条件 | 第20-21页 |
2.4 纳米Fe_3O_4协同好氧微生物对黄褐土中PCBs的降解 | 第21页 |
2.4.1 PCBs降解菌对黄褐土中PCBs的降解试验 | 第21页 |
2.4.2 纳米Fe_3O_4对黄褐土中PCBs的降解试验 | 第21页 |
2.4.3 纳米Fe_3O_4/好氧微生物对黄褐土中PCBs的降解动力学试验 | 第21页 |
2.4.4 纳米Fe_3O_4/好氧微生物对不同pH值土壤中PCBs的降解试验 | 第21页 |
2.4.5 添加联苯对纳米Fe_3O_4/好氧微生物降解PCB30的影响的试验 | 第21页 |
2.5 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2.5.1 样品前处理 | 第21页 |
2.5.2 样品测定 | 第21-22页 |
2.5.3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4页 |
3.1 纳米Fe~0/Fe_3O_4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 | 第23-26页 |
3.1.1 纳米Fe及其化合物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2 纳米Fe~0/Fe_3O_4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 | 第24-26页 |
3.2 好氧微生物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 | 第26-31页 |
3.2.1 PCBs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 第26-28页 |
3.2.2 PCBs降解菌最适宜生长条件研究 | 第28-29页 |
3.2.3 PCBs降解菌对溶液中PCBs的降解动力学 | 第29-31页 |
3.3 纳米Fe_3O_4协同好氧微生物对土壤中PCBs的降解 | 第31-37页 |
3.3.1 纳米Fe_3O_4投加量对黄褐土中PCBs的降解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2 好氧微生物接菌量对黄褐土中PCBs降解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纳米Fe_3O_4协同好氧微生物对黄褐土中PCBs的降解动力学 | 第33-35页 |
3.3.4 纳米Fe_3O_4协同好氧微生物对黄褐土中不同浓度PCBs的降解 | 第35-36页 |
3.3.5 纳米Fe_3O_4协同好氧微生物对不同土壤中PCB30的降解 | 第36-37页 |
3.4 纳米Fe_3O_4协同好氧微生物降解PCB28的机理研究 | 第37-44页 |
3.4.1 纳米Fe~0/Fe_3O_4对PCBs降解菌生长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纳米Fe_3O_4对PCB28的脱氯降解 | 第38-39页 |
3.4.3 好氧微生物对PCB28、联苯的降解 | 第39-42页 |
3.4.4 联苯对纳米Fe_3O_4协同好氧微生物降解PCB30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