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撤回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公诉撤回的理论基础 | 第7-21页 |
(一) 公诉撤回的概念界定 | 第7-9页 |
(二) 公诉权和公诉撤回权 | 第9-16页 |
1. 公诉权 | 第9-13页 |
2. 公诉权和公诉撤回权的关系 | 第13-16页 |
(三) 起诉裁量权和公诉撤回权 | 第16-20页 |
1. 起诉便宜主义下的起诉裁量权 | 第16-19页 |
2. 起诉裁量权和公诉撤回权的关系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二、对域外国家和地区公诉撤回制度的考察及比较 | 第21-29页 |
(一) 英美法系代表 | 第22-24页 |
1. 英国 | 第22-23页 |
2. 美国 | 第23-24页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和地区 | 第24-27页 |
1. 允许公诉撤回例 | 第24-26页 |
2. 禁止公诉撤回例 | 第26-27页 |
(三) 域外公诉撤回制度之简要比较 | 第27-29页 |
三、我国公诉撤回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 第29-45页 |
(一) 我国公诉撤回制度的现状 | 第29-31页 |
(二) 我国公诉撤回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1. 公诉撤回的法律适用问题 | 第31-32页 |
2. 公诉撤回的时限问题 | 第32页 |
3. 对公诉撤回的制约不力 | 第32-33页 |
4. 公诉撤回的效力问题 | 第33页 |
5. 公诉撤回后救济问题 | 第33页 |
(三) 完善我国公诉撤回制度 | 第33-45页 |
1. 确定合理时限 | 第33-35页 |
2. 明确公诉撤回事由 | 第35-36页 |
3. 完善对公诉撤回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36-40页 |
4. 确定公诉撤回的效力 | 第40-41页 |
5. 完善当事人的救济渠道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