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1 竹材包装相关资料的梳理 | 第12页 |
1.4.2 提出生态功能美研究 | 第12-13页 |
1.4.3 提出概念竹材包装 | 第13页 |
1.5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7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竹材包装与功能美 | 第16-28页 |
2.1 功能美 | 第16-18页 |
2.1.1 功能与功能美 | 第16-17页 |
2.1.2 竹材包装设计中功能美的形成与反思 | 第17页 |
2.1.3 功能美的符号性诉求 | 第17-18页 |
2.2 竹材包装的功能美 | 第18-25页 |
2.2.1 竹材包装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2 传统竹材包装的形式以及不同时期的竹材包装代表 | 第19-23页 |
2.2.3 当代竹材包装的美学特征 | 第23-25页 |
2.3 功能美在竹材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 第25-27页 |
2.3.1 功能美是竹材包装的功能与目的的统一 | 第25-26页 |
2.3.2 功能美展示了竹材包装生产中的美与善的关系 | 第26页 |
2.3.3 功能美展示了竹材包装中的文化 | 第26-27页 |
2.3.4 功能美决定设计属性的不断拓展 | 第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在功能美视角下竹材包装的分析 | 第28-46页 |
3.1 在功能美角度下竹材包装的材料美分析 | 第28-31页 |
3.1.1 肌理美的分析 | 第28-30页 |
3.1.2 材质美的分析 | 第30-31页 |
3.2 在功能美角度下竹材包装的色彩美分析 | 第31-33页 |
3.3 在功能美角度下竹材包装的结构美分析 | 第33-34页 |
3.4 在功能美角度下竹材包装的形态美分析 | 第34-36页 |
3.5 在功能美角度下竹材包装的形式美分析 | 第36-38页 |
3.6 在功能美角度下竹材包装的技术美分析 | 第38-44页 |
3.6.1 竹编 | 第38-40页 |
3.6.2 原竹技术 | 第40-41页 |
3.6.3 竹板材 | 第41-42页 |
3.6.4 竹纸 | 第42-43页 |
3.6.5 竹纤维 | 第43页 |
3.6.6 竹雕及竹烙工艺 | 第43-44页 |
3.7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功能美在竹材包装的价值表现 | 第46-58页 |
4.1 功能美在竹材包装中的物质价值 | 第46-51页 |
4.1.1 竹材包装的实用功能 | 第47-50页 |
4.1.2 竹材包装的便利功能 | 第50-51页 |
4.2 功能美在竹材包装中的精神价值 | 第51-55页 |
4.2.1 竹材包装的认知功能分析 | 第51-53页 |
4.2.2 竹材包装的审美功能分析 | 第53-55页 |
4.3 功能美在竹材包装中的生态价值 | 第55-57页 |
4.3.1 材料本身的生态功能美分析 | 第55-56页 |
4.3.2 生产的生态功能美分析 | 第56页 |
4.3.3 可再造可再用的生态功能美分析 | 第56-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功能美影响竹材包装的设计思维方式 | 第58-62页 |
5.1 功能美影响竹材包装的表现形式 | 第58-59页 |
5.1.1 功能美促使传统技法的革新 | 第58-59页 |
5.1.2 功能美促使材料的新型加工处理技术的出现 | 第59页 |
5.2 功能美影响竹材包装的思维方式 | 第59-60页 |
5.2.1 从商品的角度出发 | 第59-60页 |
5.2.2 从人的角度出发 | 第60页 |
5.3 竹材包装的前瞻性思考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