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多源报警日志的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定义及相关的概念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相关研究第15-17页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论文结构第19-20页
第二章 基于多源报警日志的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模型第20-28页
    2.1 态势感知主要参考模型第20-21页
    2.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分析第21-23页
    2.3 基于多源报警日志的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模型第23-26页
        2.3.1 感知模型的结构第23-24页
        2.3.2 态势数据获取层第24页
        2.3.3 态势要素分析层第24-25页
        2.3.4 态势生成和展示层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报警日志与网络攻击事件第28-40页
    3.1 报警日志在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中的重要性第28-29页
    3.2 报警日志分析第29-32页
        3.2.1 入侵检测报警日志第29-31页
        3.2.2 防火墙报警日志第31-32页
    3.3 以过程为导向的攻击分类方法第32-36页
    3.4 态势数据标准化模型第36-39页
        3.4.1 IDMEF模型第36-38页
        3.4.2 NSTAS数据标准化模型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多源报警日志的攻击事件分析第40-64页
    4.1 报警日志与攻击事件分析方法第40-41页
    4.2. 报警日志预处理第41-45页
        4.2.1 数据清理第42页
        4.2.2 属性选取第42-43页
        4.2.3 数据过滤第43-45页
    4.3 基于属性相似度的报警日志聚合第45-51页
        4.3.1 报警日志聚合的可行性分析第45-46页
        4.3.2 聚合方法的思想和算法流程第46-48页
        4.3.3 报警日志的相似度计算第48-51页
        4.3.4 簇内合并第51页
    4.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攻击事件融合第51-56页
        4.4.1 问题分析与方法提出第52页
        4.4.2 D-S证据理论第52-53页
        4.4.3 D-S据理论的改进第53-54页
        4.4.4 攻击事件融合方法第54-56页
    4.5 实验部分第56-62页
        4.5.1 实验设计第56-57页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基于推理模型的攻击场景构建第64-82页
    5.1 常用的攻击场景构建方法第64-65页
    5.2 推理模型的提出第65-67页
    5.3 基于推理模型的攻击事件关联分析方法第67-73页
        5.3.1 方法的基本思想第68页
        5.3.2 语义转换第68-70页
        5.3.3 推理过程第70-72页
        5.3.4 关联过程第72-73页
    5.4 实验部分第73-81页
        5.4.1 实验设计第73-74页
        5.4.2 LLDoS1.0攻击场景生成第74-77页
        5.4.3 寻宝行动攻击场景生成第77-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束语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汽解放发动机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吉林移动长春郊县分公司集团专线业务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