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特性 | 第12-14页 |
1.1.1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 | 第12页 |
1.1.2 小麦籽粒蛋白质特性 | 第12-13页 |
1.1.3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定位及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 第13-14页 |
1.2. 小麦近缘物种HMW-GS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小麦近缘植物 | 第14页 |
1.2.2 小麦近缘属物种中HMW-GS的发掘 | 第14-17页 |
1.3 近缘物种外源遗传物质向普通小麦的转移与利用 | 第17-19页 |
1.3.1 外源遗传物质向普通小麦转移的方式 | 第17页 |
1.3.2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运用 | 第17-19页 |
1.4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 第19-22页 |
1.4.1 形态学鉴定 | 第19-20页 |
1.4.2 细胞学鉴定 | 第20页 |
1.4.3 生物化学标记 | 第20-21页 |
1.4.4 分子标记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9页 |
2.2.1 远缘杂交及其F_1代自交、回交种子的获得 | 第22-23页 |
2.2.2 谷蛋白检测分析 | 第23-24页 |
2.2.2.1 谷蛋白提取 | 第23页 |
2.2.2.2 SDS-PAGE分析 | 第23-24页 |
2.2.3 形态学观察 | 第24页 |
2.2.4 细胞学观察 | 第24-25页 |
2.2.4.1 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观察 | 第24页 |
2.2.4.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第24-25页 |
2.2.5 SSR分析及其特异片段克隆 | 第25-26页 |
2.2.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页 |
2.2.5.2 SSR引物筛选 | 第25-26页 |
2.2.5.3 SSR特异扩增片段的验证 | 第26页 |
2.2.6 沙融山羊草HMW-GS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26-27页 |
2.2.6.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2.2.6.2 基因组DNA的PCR特异性扩增 | 第26-27页 |
2.2.6.3 特异性片段的验证 | 第27页 |
2.2.7 杂交后代沙融山羊草HMW-GS变异分析 | 第27-29页 |
2.2.7.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页 |
2.2.7.2 杂交后代沙融山羊草HMW-GS基因特异性扩增 | 第27-28页 |
2.2.7.3 特异性片段的验证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3.1 杂种F_1的产生及其回交结果 | 第29-30页 |
3.2 杂种F_1的形态学观察 | 第30-33页 |
3.3 亲本和杂种F_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 第33-35页 |
3.4 SSR引物筛选及杂种验证 | 第35-37页 |
3.5 沙融山羊草HM-GS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 | 第37-39页 |
3.6 杂交后代沙融山羊草x型HMW-GS变异分析 | 第39-41页 |
3.7 杂交和回交后代种子SDS-PAGE分析 | 第41-45页 |
4. 讨论 | 第45-50页 |
4.1. 沙融山羊草与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属间杂种的产生 | 第45页 |
4.2. 杂种F_1的鉴定以及HMW-GS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45-47页 |
4.3 远缘杂交后代种子HMW-GS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中的专利目录 | 第56-57页 |
申请中的国家发明专利信息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