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8-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思路 | 第9-10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1.3.3 研究的思路 | 第10页 |
第二章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石”艺术 | 第10-27页 |
2.1 人与石的不解之缘 | 第10-13页 |
2.1.1 崇拜石——精神流露 | 第10-11页 |
2.1.2 记录石——文献记载 | 第11-12页 |
2.1.3 运用石——园林设计 | 第12-13页 |
2.2 石文化内涵 | 第13-16页 |
2.2.1 道家的哲学 | 第14页 |
2.2.2 儒家的哲学 | 第14-15页 |
2.2.3 文人石论 | 第15-16页 |
2.3 石题材绘画与园林石景的发展历程 | 第16-27页 |
2.3.1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16-17页 |
2.3.2 隋唐时期 | 第17-19页 |
2.3.3 两宋时期 | 第19-20页 |
2.3.4 元朝时期 | 第20-22页 |
2.3.5 明朝时期 | 第22-23页 |
2.3.6 清朝时期 | 第23-27页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石”与江南园林设计用“石”的关系 | 第27-50页 |
3.1 画家画石与园林设计用石的目的 | 第27-34页 |
3.1.1 画家画石 | 第27-29页 |
3.1.2 园林设计用石 | 第29-32页 |
3.1.3 画家画石与园林设计用石的目的相通 | 第32-33页 |
3.1.4 石的重要性 | 第33-34页 |
3.2 以绘画入园林与以园林呈现绘画 | 第34-38页 |
3.2.1 文征明与拙政园 | 第35-36页 |
3.2.2 倪瓒与狮子林 | 第36-37页 |
3.2.3 戈裕良与环秀山庄 | 第37-38页 |
3.3 绘画中的石在园林中的空间表现 | 第38-41页 |
3.3.1 视觉空间组织布局 | 第38-40页 |
3.3.2 情感空间传达内涵 | 第40-41页 |
3.4 “石”的抽象表现与物化 | 第41-45页 |
3.4.1 石的设计感 | 第41-42页 |
3.4.2 石的个性化表达 | 第42-43页 |
3.4.3 石的三维立体表现 | 第43-45页 |
3.5 以狮子林和环秀山庄为例分析“石”的作用 | 第45-50页 |
3.5.1 独立与整体 | 第45-46页 |
3.5.2 空间的处理 | 第46-47页 |
3.5.3 不规则性与留白 | 第47-48页 |
3.5.4 典型化的形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研究生阶段发表文章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