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性计算模型第16-29页
    2.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及新特点分析第16-17页
    2.2 故障树的基础理论第17-21页
        2.2.1 故障树法简介第17页
        2.2.2 故障树的特点与作用第17-18页
        2.2.3 故障事件的分类第18页
        2.2.4 生成故障树的基本规则第18-19页
        2.2.5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第19页
        2.2.6 故障树的定量计算第19-21页
    2.3 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集第21-23页
        2.3.1 可靠性和可用性指标第21-22页
        2.3.2 元件重要度第22-23页
    2.4 基于故障树最小路集的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第23-29页
        2.4.1 二次系统可靠性计算流程第23-25页
        2.4.2 二次系统可用性计算流程第25-29页
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图形化分析工具第29-38页
    3.1 软件系统设计原则第29页
    3.2 软件系统逻辑结构第29-30页
    3.3 软件系统的技术实现第30页
    3.4 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第30-31页
    3.5 软件系统的支撑平台第31页
        3.5.1 硬件平台第31页
        3.5.2 软件平台第31页
    3.6 软件系统模块功能设计第31-38页
        3.6.1 用户图形界面(GUI)第31-32页
        3.6.2 电力矢量图编辑系统第32-34页
        3.6.3 用户管理系统第34页
        3.6.4 自动拓扑分析模块第34-38页
第四章 二次系统可靠性计算结果分析第38-55页
    4.1 设备可用度计算第38-39页
    4.2 数字化输电线路二次回路可靠性分析第39-40页
    4.3 主变二次回路可靠性分析第40-43页
        4.3.1 数字化变压器二次回路可靠性分析第40-42页
        4.3.2 传统变压器二次回路可靠性分析第42-43页
    4.4 不同组网方式下可靠性分析第43-55页
        4.4.1 组网方式一第43-44页
        4.4.2 组网方式二第44-47页
        4.4.3 组网方式三第47-49页
        4.4.4 组网方式四第49-52页
        4.4.5 各组网方式对比分析第52-53页
        4.4.6 实际应用建议第53-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X3受体在咬合干扰所致大鼠口颌面疼痛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