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其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11-29页 |
1.1 凹凸棒土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特征 | 第11-13页 |
1.1.1 凹凸棒土的化学组成 | 第11-12页 |
1.1.2 凹凸棒土的结构特征 | 第12-13页 |
1.2 凹凸棒土的热稳定性 | 第13-14页 |
1.3 凹凸棒土的分散与提纯 | 第14-20页 |
1.3.1 干法提纯 | 第14-15页 |
1.3.2 湿法提纯 | 第15-20页 |
1.4 提纯效果的表征 | 第20-23页 |
1.4.1 定性分析 | 第20-22页 |
1.4.2 定量分析 | 第22-23页 |
1.5 分散效果的表征方法 | 第23-25页 |
1.6 凹凸棒土的粘结、吸附性能及其在空分制氧分子筛吸附剂制备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1.6.1 粘结性 | 第25页 |
1.6.2 吸附性能 | 第25-26页 |
1.6.3 在空分制氧沸石分子筛吸附剂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7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2.1 凹凸棒粘土的提纯分散 | 第30页 |
2.2.2 沸石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 | 第30-31页 |
2.3 样品分析表征 | 第31-32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测试及凹凸棒土提纯后的xrd纯度测试 | 第31页 |
2.3.2 比表面积测试 | 第31页 |
2.3.3 红外光谱(IR)测试 | 第31-32页 |
2.4 吸附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4.1 饱和吸水率,残余吸水率 | 第32页 |
2.4.2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容量的测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凹凸棒粘土的预处理——提纯与分散 | 第33-49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6页 |
3.3.1 产物分析 | 第34-36页 |
3.3.2 凹凸棒土种类对分散提纯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3 搅拌方式对分散剂提纯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4 活化温度对分散剂提纯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5 分散剂类型和用量的影响 | 第39-45页 |
3.3.6 红外分析 | 第45页 |
3.3.7 机理的分析 | 第45-46页 |
3.4 小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一种空分制氧沸石吸附剂的制备 | 第49-63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50页 |
4.2.1 实验步骤 | 第50页 |
4.2.2 实验表征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4.3.1 粘结剂与分子筛的掺混比例 | 第51-52页 |
4.3.2 焙烧温度 | 第52-54页 |
4.3.3 分散剂类型及含量 | 第54-60页 |
4.3.4 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和磨耗性能 | 第60-61页 |
4.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凹凸棒土的分散提纯 | 第63页 |
5.2 空分分子筛吸附剂 | 第63页 |
5.3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