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论文的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贡献 | 第16-17页 |
1.4 论文结构及安排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32页 |
2.1 云数据中心网络相关技术概述 | 第20-24页 |
2.1.1 云数据中心概述 | 第20-21页 |
2.1.2 云数据中心网络 | 第21-22页 |
2.1.3 数据中心互联网络 | 第22-24页 |
2.2 数据中心网络资源管理及调度技术综述 | 第24-28页 |
2.2.1 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分配技术 | 第24-25页 |
2.2.2 跨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分配 | 第25-27页 |
2.2.3 跨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调度 | 第27-28页 |
2.2.4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调度技术 | 第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分配方法研究 | 第32-48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系统框架概述 | 第33-35页 |
3.2.1 数据中心网络拓扑 | 第34页 |
3.2.2 中央管理单元 | 第34-35页 |
3.2.3 虚拟交换单元 | 第35页 |
3.3 问题建模 | 第35-38页 |
3.3.1 数据中心网络模型 | 第35-36页 |
3.3.2 应用效能函数构造 | 第36-37页 |
3.3.3 带宽分配问题形式化 | 第37-38页 |
3.4 基于应用效能的带宽分配方法 | 第38-41页 |
3.4.1 基于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 | 第38-39页 |
3.4.2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解的精炼 | 第39-40页 |
3.4.3 关于方法具体实现问题的讨论 | 第40-41页 |
3.5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3.5.1 参数设置 | 第41页 |
3.5.2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跨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分配方法研究 | 第48-66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问题建模 | 第49-52页 |
4.2.1 数据中心互联网络模型 | 第49-50页 |
4.2.2 最大最小公平性 | 第50-51页 |
4.2.3 最大化问题形式化 | 第51页 |
4.2.4 最大最小公平问题形式化 | 第51-52页 |
4.3 最大最小公平的网络带宽分配算法 | 第52-60页 |
4.3.1 最大化带宽分配算法 | 第52-54页 |
4.3.2 最大最小公平带宽分配算法 | 第54页 |
4.3.3 算法的正确性和复杂度分析 | 第54-60页 |
4.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4.4.1 参数设置 | 第60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调度方法研究 | 第66-84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问题建模 | 第67-73页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属性权重分析 | 第67-70页 |
5.2.2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属性权重设置 | 第70-71页 |
5.2.3 基于时间扩展图的互联网络建模 | 第71-73页 |
5.3 基于多属性信息的数据传输调度方法 | 第73-75页 |
5.3.1 原始的存储转发方法 | 第73-74页 |
5.3.2 基于单一属性的存储转发 | 第74页 |
5.3.3 基于多属性信息的存储转发 | 第74-75页 |
5.3.4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75页 |
5.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5-81页 |
5.4.1 参数设置 | 第75-76页 |
5.4.2 结果分析 | 第76-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第六章 数据中心用户请求调度方法研究 | 第84-104页 |
6.1 引言 | 第84-86页 |
6.2 问题建模 | 第86-89页 |
6.2.1 用户请求调度模型 | 第87-88页 |
6.2.2 电力和带宽成本建模 | 第88-89页 |
6.2.3 用户请求调度问题形式化 | 第89页 |
6.3 带宽和电力成本优化的用户请求调度算法 | 第89-96页 |
6.3.1 基于Lyapunov优化框架的算法描述 | 第89-92页 |
6.3.2 算法的优化性能边界分析 | 第92-96页 |
6.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96-103页 |
6.4.1 参数设置 | 第96-101页 |
6.4.2 结果分析 | 第101-10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4-108页 |
附录 缩略语表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