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其他精神病论文

网络成瘾易感基因及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8-10页
中文摘要第10-13页
英文摘要第13-16页
1 前言第17-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35页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20-21页
    2.2 问卷调查第21-23页
        2.2.1 网络成瘾测评工具第21-22页
        2.2.2 负性生活事件测评工具第22页
        2.2.3 社会支持测评工具第22-23页
        2.2.4 童年期虐待经历测评工具第23页
    2.3 生物标本采集与DNA提取第23-25页
        2.3.1 生物标本采集第23页
        2.3.2 DNA提取第23-25页
    2.4 基因多态性位点检测第25-31页
        2.4.1 SNP位点的基本情况第25页
        2.4.2 SNP的检测方法第25-26页
        2.4.3 仪器和试剂第26-27页
        2.4.4 实验操作流程第27-31页
    2.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第31-34页
        2.5.1 基因SNP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31-32页
        2.5.2 环境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32页
        2.5.3 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第32-34页
    2.6 研究的质量控制第34-35页
        2.6.1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4页
        2.6.2 调查实施过程第34页
        2.6.3 生物样本采样第34页
        2.6.4 数据预处理第34-35页
3 结果第35-66页
    3.1 成瘾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第35-36页
        3.1.1 两组的性别、年龄构成比较第35页
        3.1.2 两组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第35-36页
    3.2 多重LDR检测结果第36页
    3.3 成瘾组和对照组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第36-38页
    3.4 基因SNP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38-45页
        3.4.1 DRD1基因2个SNP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38-40页
        3.4.2 DRD2基因2个SNP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40-41页
        3.4.3 DRD3基因rs6280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41-42页
        3.4.4 HTR2A基因2个SNP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42-43页
        3.4.5 COMT基因rs4680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43-44页
        3.4.6 BDNF基因rs6265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44-45页
        3.4.7 CHRNA4基因rs1044396位点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45页
    3.5 多位点联合分析第45-55页
        3.5.1 连锁不平衡检验与单倍型分析第46-48页
            3.5.1.1 连锁不平衡检验第46-47页
            3.5.1.2 两个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第47-48页
        3.5.2 网络成瘾的两位点关联分析第48-54页
            3.5.2.1 rs4532与rs1800497位点的联合分析第48-49页
            3.5.2.2 rs4532与rs6313位点的联合分析第49-50页
            3.5.2.3 rs4532与rs6311位点的联合分析第50-51页
            3.5.2.4 rs1800497与rs6313位点的联合分析第51-52页
            3.5.2.5 rs1800497与rs6311位点的联合分析第52-54页
        3.5.3 多维度基因与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第54-55页
    3.6 环境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55-60页
        3.6.1 家庭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55页
        3.6.2 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55-57页
        3.6.3 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57-58页
        3.6.4 儿童期虐待经历与网络成瘾的关联分析第58-59页
        3.6.5 环境因素与网络成瘾关联的多因素分析第59-60页
    3.7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第60-66页
        3.7.1 基因与环境因素一阶相加交互作用第60-64页
            3.7.1.1 DRD1基因rs4532位点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第60-61页
            3.7.1.2 DRD2基因rs1800497位点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第61-62页
            3.7.1.3 HTR2A基因rs6313位点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第62-63页
            3.7.1.4 HTR2A基因rs6311位点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第63-64页
        3.7.2 基因与环境因素一阶相乘交互作用第64页
        3.7.3 多维度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第64-66页
4 讨论第66-75页
    4.1 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66-72页
        4.1.1 DRD1基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66-67页
        4.1.2 DRD2基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67-68页
        4.1.3 DRD3基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68-69页
        4.1.4 HTR2A基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69-70页
        4.1.5 COMT基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70-71页
        4.1.6 BDNF基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71页
        4.1.7 CHRNA4基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71-72页
    4.2 环境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第72-73页
    4.3 网络成瘾中的基因-基因、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第73-75页
    4.4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75页
5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8页
中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流行特征的系统综述第88-117页
    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附录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锌指蛋白3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下一篇:血浆长链非编码RNAs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标志物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