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检查点设置与卷回恢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检查点 | 第11-12页 |
1.2.2 增量检查点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3-16页 |
第2章 检查点相关技术分析 | 第16-26页 |
2.1 检查点技术的原理 | 第16-17页 |
2.2 检查点技术的分类 | 第17-19页 |
2.2.1 用户级检查点 | 第18页 |
2.2.2 系统级检查点 | 第18-19页 |
2.2.3 两种实现机制的比较 | 第19页 |
2.3 检查点技术的应用 | 第19-20页 |
2.4 优化检查点开销的技术 | 第20-24页 |
2.4.1 延迟隐藏 | 第21-22页 |
2.4.2 减少检查点文件大小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增量检查点设置与卷回恢复技术框架 | 第26-40页 |
3.1 增量检查点原理 | 第26-29页 |
3.1.1 页面级增量检查点 | 第27-28页 |
3.1.2 字节级增量检查点 | 第28-29页 |
3.2 增量检查点设置技术 | 第29-36页 |
3.2.1 总体框架 | 第30-31页 |
3.2.2 脏页保存 | 第31-33页 |
3.2.3 虚拟内存区域保存 | 第33-36页 |
3.3 卷回恢复技术 | 第36-38页 |
3.3.1 混合方案 | 第36-37页 |
3.3.2 卷回恢复流程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增量检查点系统的实现 | 第40-52页 |
4.1 增量检查点设置模块 | 第40-48页 |
4.1.1 用户级设置模块的实现 | 第41页 |
4.1.2 内核级设置模块的实现 | 第41-45页 |
4.1.3 虚存监控数据结构 | 第45-47页 |
4.1.4 增量算法 | 第47-48页 |
4.2 卷回恢复模块 | 第48-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2-58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52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7页 |
5.2.1 功能测试 | 第52-54页 |
5.2.2 性能测试 | 第54-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