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奇幻的生存写照:魔鬼、爱情与历史的三层叙事 | 第14-28页 |
第一节 自由精神的洋溢:作家及其文学世界 | 第14-18页 |
一、沃兰德:自由的精灵 | 第14-17页 |
二、个体的自由爱情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幽暗时代的自由之书 | 第18-21页 |
一、幽暗时代 | 第18-19页 |
二、启明之光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复杂的“三体”运动时空:小说结构方式的再审视 | 第21-28页 |
一、跨越性的思考:引入“三体”模式 | 第21-24页 |
二、变幻的文本结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第24-28页 |
第二章 潜在的精神共鸣:本丢·彼拉多与“大师”的同一性 | 第28-40页 |
第一节 本丢· 彼拉多故事的内涵与意蕴 | 第28-33页 |
一、题材史 | 第28-30页 |
二、价值的再次颠覆:死亡与永生 | 第30-32页 |
三、失败的自我救赎:主体性悲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本丢· 彼拉多、“大师”与作家 | 第33-36页 |
一、作家与其主人公 | 第33-35页 |
二、作家与其作品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本丢· 彼拉多与魔鬼 | 第36-40页 |
一、魔鬼的见证:能指与所指的统一 | 第36-38页 |
二、“大师”的读者们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多样的艺术风格:无所不在的张力 | 第40-52页 |
第一节 魔幻与写实 | 第40-45页 |
一、魔鬼故事的文学前史 | 第40-41页 |
二、小说的魔幻特质:祛魅与复魅 | 第41-43页 |
三、滞重的现实与轻盈的幻境 | 第43-45页 |
第二节 魔幻与浪漫 | 第45-48页 |
一、浪漫主义叙事 | 第45-47页 |
二、魔幻与爱情 | 第47-48页 |
第三节 肃穆与感伤 | 第48-52页 |
一、立足现实的肃穆 | 第48-50页 |
二、渴望救赎的感伤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