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临床研究 | 第14-24页 |
1.一般资料 | 第14-17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1.4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16-17页 |
1.6 剔除和中止标准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1 分组及治疗 | 第17-18页 |
2.2 药品来源 | 第18页 |
3.观察指标 | 第18-23页 |
3.1 安全性指标 | 第18页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第18-20页 |
3.3 疗效评价指标 | 第20-23页 |
4.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31页 |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24-25页 |
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 第25页 |
3.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 第25-26页 |
4.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 第26-27页 |
5.治疗前后SOD、25(OH)D3、T-AOC比较 | 第27-28页 |
6.治疗前后MNCV、SNCV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 第28-29页 |
7.治疗前后多伦多症状评分对比 | 第29-30页 |
8.安全性指标 | 第30-31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31-48页 |
1 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 | 第31-37页 |
1.1 流行病学 | 第31页 |
1.2 DPN的发病多元论 | 第31-34页 |
1.3 DPN与 25-(OH)D3、SOD、T-AOC的研究 | 第34-37页 |
2 中医对DPN的认识 | 第37-41页 |
2.1 DPN病名的认识 | 第37页 |
2.2 中医对DPN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7-39页 |
2.3 中医对DPN治疗的认识 | 第39-41页 |
3 导师对DPN的认识 | 第41-42页 |
4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 | 第42-45页 |
4.1 组方依据 | 第42页 |
4.2 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42-45页 |
4.3 组方方解 | 第45页 |
5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DPN的疗效评价 | 第45-48页 |
5.1 对DPN患者安全性的影响 | 第45页 |
5.2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 对SOD、T-AOC、25(OH)D3的影响 | 第46页 |
5.4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5.5 临床疗效评价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综述 | 第57-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