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快速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视频编码技术的背景及原理 | 第7-9页 |
·背景与历史 | 第7页 |
·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7-9页 |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 | 第9-11页 |
·MPEGx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 | 第9-10页 |
·H.26x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 | 第10-11页 |
·H.264帧内预测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H.264帧内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H.264视频编码标准主要技术 | 第15-22页 |
·H.264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 第15页 |
·视频压缩编码的目标 | 第15-16页 |
·H.264编解码器结构 | 第16-17页 |
·H.264标准的关键技术 | 第17-21页 |
·帧内预测 | 第17页 |
·帧间预测 | 第17-20页 |
·整数DTc变化和量化 | 第20页 |
·去块效应滤波 | 第20-21页 |
·熵编码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H.264帧内预测及复杂度分析 | 第22-33页 |
·帧内编码的发展 | 第22-23页 |
·帧内编码技术 | 第23-28页 |
·4×4亮度块的帧内预测 | 第23-27页 |
·16×16亮度块的帧内预测 | 第27-28页 |
·8×8色度预测模式 | 第28页 |
·H.264全搜索模式选择算法及复杂度 | 第28-31页 |
·低复杂度模式 | 第29页 |
·高复杂度模式 | 第29-30页 |
·宏块预测模式选择过程 | 第30-31页 |
·帧内预测快速算法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相邻像素差值特性的判定宏块类型算法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帧内预测宏块类型 | 第33-34页 |
·帧内预测宏块类型判定 | 第34-46页 |
·图像差值信号的概率分布 | 第35-36页 |
·利用相邻像素差值特性提取宏块特征 | 第36-44页 |
·基于差值特性的宏块预测类型判定算法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基于方向模板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 | 第47-61页 |
·基于边缘强度DES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快速算法 | 第47-51页 |
·DES算法思想 | 第47-50页 |
·DES算法的试验验证 | 第50-51页 |
·基于DES思想的改进算法 | 第51-60页 |
·改进的Kirsch算子 | 第51-54页 |
·帧内4×4亮度块模式选择 | 第54-55页 |
·帧内16×16亮度块和8×8色度块的模式选择 | 第55-56页 |
·改进的快速算法步骤及流程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及下阶段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本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