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 第16-17页 |
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 第17-18页 |
2.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动因 | 第18-19页 |
2.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理论分析 | 第21-28页 |
3.1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回顾 | 第21-24页 |
3.1.1 分工论 | 第21页 |
3.1.2 外部经济论 | 第21-22页 |
3.1.3 增长极理论 | 第22页 |
3.1.4 新竞争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3.1.5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3.2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第24-28页 |
3.2.1 适用性分析 | 第24-26页 |
3.2.2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第28-44页 |
4.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界定 | 第28-30页 |
4.1.1 定性法 | 第28-29页 |
4.1.2 定量法 | 第29-30页 |
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测算方法 | 第30-33页 |
4.2.1 集聚指数评估法 | 第30-33页 |
4.2.2 指标体系评估法 | 第33页 |
4.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33-39页 |
4.3.1 第三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现状 | 第33-37页 |
4.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状与趋势 | 第37-39页 |
4.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路径的实证研究 | 第39-44页 |
4.4.1 Logistic模型分析 | 第39-41页 |
4.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阶段划分 | 第41-42页 |
4.4.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处演化阶段的研判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44-52页 |
5.1 三大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差异分析 | 第44-47页 |
5.2 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差异分析 | 第47-52页 |
5.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评价指标选择 | 第47-48页 |
5.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综合评价——因子分析 | 第48-52页 |
第六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2页 |
6.1 基于ESDA的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析 | 第52-56页 |
6.1.1 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6.1.2 研究指标与数据来源 | 第53页 |
6.1.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6.2 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 第56-62页 |
6.2.1 空间计量理论模型 | 第56-57页 |
6.2.2 变量选择及模型建立 | 第57-59页 |
6.2.3 空间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59-61页 |
6.2.4 空间计量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