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平模成型机压辊的优化设计研究
| 致谢 | 第7-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插图清单 | 第12-14页 |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 1.1 生物质能源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 1.2 生物质成型技术的分类 | 第16-17页 |
| 1.2.1 湿压成型 | 第16页 |
| 1.2.2 热压成型 | 第16-17页 |
| 1.2.3 炭化成型 | 第17页 |
| 1.2.4 常温成型 | 第17页 |
| 1.3 生物质成型设备的发展情况 | 第17-23页 |
| 1.3.1 国内外成型设备的发展情况 | 第17-19页 |
| 1.3.2 螺旋挤压成型机 | 第19-20页 |
| 1.3.3 活塞冲压成型机 | 第20-21页 |
| 1.3.4 压辊辗压成型机 | 第21-23页 |
| 1.4 平模成型机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生物质微观攫取压缩成型机理 | 第25-40页 |
| 2.1 生物质原料特性及微观结构 | 第25-27页 |
| 2.1.1 生物质原料特性 | 第25页 |
| 2.1.2 生物质原料微观结构 | 第25-27页 |
| 2.2 生物质成型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7-31页 |
| 2.2.1 生物质成型机理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 2.2.2 生物质成型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 2.3 生物质平模成型机攫取微观成型机理 | 第31-37页 |
| 2.3.1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 2.3.2 实验设计 | 第32-33页 |
|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2.4 压辊对成型效果实验分析 | 第37-39页 |
| 2.5 压辊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压辊的受力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第40-55页 |
| 3.1 压辊的受力分析及攫取原料的条件 | 第40-42页 |
| 3.2 压辊受力实验与分析 | 第42-48页 |
| 3.2.1 实验原理 | 第42页 |
| 3.2.2 实验设计 | 第42-44页 |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 3.3 不同参数压辊的受力分析对比 | 第48-51页 |
| 3.4 压辊的设计 | 第51-52页 |
| 3.5 生物质平模成型机的选取 | 第52-53页 |
| 3.5.1 实验平台参数 | 第52页 |
| 3.5.2 功率计算及传动方案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生物质平模成型机的实验研究 | 第55-67页 |
| 4.1 转速与间隙对成型规律的影响研究 | 第56-59页 |
| 4.2 原料进料量的实际测量 | 第59-60页 |
| 4.3 压辊的正交实验 | 第60-62页 |
| 4.4 压辊的磨损机制 | 第62-64页 |
| 4.4.1 压辊失效类型 | 第63页 |
| 4.4.2 压辊磨损类型 | 第63-64页 |
| 4.4.3 压辊磨损影响因素 | 第64页 |
| 4.5 压辊的实际磨损情况分析 | 第64-65页 |
| 4.6 压辊的最优参数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科研成果 | 第74页 |